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世界十大文化遺產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印(yin)度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拉”,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02
拉薩布達(da)拉宮歷史建(jian)筑群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又稱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世界文化遺產。1994年,布達拉宮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2001年,大昭寺、羅布林卡先后作為布達拉宮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與布達拉宮合稱為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布達拉宮是一座宮堡式建筑群,因其建造的悠久歷史,建筑所表現出來的民族審美特征,以及對研究藏民族社會歷史、文化、宗教所具有的特殊價值,而成為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跡,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也是國家級旅游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產。
03
中國大運河
中國大運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筑,為世界上較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較早、規模較大的運河。大運河全長1011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8個省級行政區,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大運河是為確保糧食運輸(“漕運”)安全,以達到穩定政權、維持帝國統一的目的,由國家投資開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體系。
04
孟菲斯(si)及(ji)其墓地金字塔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位于埃及東北部的尼羅河西岸。孟菲斯曾是古埃及的都城,已有5000年歷史。金字塔距孟菲斯8公里處,是世界上古代"七大奇跡"中僅存的一處。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孟菲斯及其墓地和金字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05
莫高窟(ku)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較為宏大,保存較為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形如蜂房鴿舍,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莫高窟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北區是僧侶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灶坑、煙道、壁龕、燈臺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
06
頤和園風景區
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坐落在北京西郊,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游景點。北京頤和園浸透著中國人民的血汗,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展示出中國造園藝術的精華。
07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多、規模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并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東魏、隋、唐、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08
大同(tong)市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模較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09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景區有74處5萬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為著。大足石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范,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為世所罕見。大足石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10
萬里長城
長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后聯成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較為偉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也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萬里長城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主要分布在15個省區市;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座/段)。
11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位于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法國于1876年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一百周年而建造的,于1886年10月28日銅像落成。自由女神像高46米,外貌設計來源于雕塑家的母親;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征著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
12
雅(ya)典衛城
雅典衛城(Acropolis),是希臘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筑,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衛城面積約有4km2,位于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衛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廟和其他宗教建筑。雅典衛城,也稱為雅典的阿克羅波利斯,希臘語為“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處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
13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陵鎮,成立于1975年,是以秦始皇兵馬俑為基礎,在兵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較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文化遺產,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共有一、二、三號3個兵馬俑坑,埋藏著大量陶俑、陶馬、青銅兵器等。
14
科隆大(da)教堂(tang)
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筑物。始建于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并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筑。科隆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于一身,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的典范,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15
凡爾賽宮
法國凡爾賽宮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被稱作最美的歐洲宮廷花園,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凡爾賽宮宮殿宏偉、壯觀,以其奢華和極具想象力的設計聞名,外部是法國古典風,內部以巴洛克裝飾輔以洛可可設計;五百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部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家具;花園是法式花園典范,處處透露著不同于東方園林的法式之美與工匠之心。

世界十大文化遺產,本榜單主要依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旅游景區等級劃分或景點榮譽稱號,結合旅游景點在各大旅游平臺網站(攜程、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度)的口碑評價,門票銷量,公眾知名度,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hu)(hu)提(ti)供信息(xi)存(cun)儲(chu)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hu)(hu)自(zi)主(zhu)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站觀(guan)點,版權(quan)歸原作(zuo)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qin)權(quan)、虛假信息(xi)、錯誤(wu)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guan)信息(xi)的(de)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片(pian)、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wei)用(yong)戶提供(gong)的(de)商業信息(xi)等),非經(jing)許(xu)可不得抄襲或使用(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27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769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066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