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移植的適應癥】腎移植存活(huo)率(lv) 腎移植后能(neng)活(huo)多(duo)久
腎移植的歷史早期試驗階段
1902年(nian) 奧地利(li)Ullmann首(shou)先施行(xing)了(le)狗(gou)腎移植和狗(gou)-羊腎移植;
1905年 法國Carrel成功建立(li)了血管吻合(he)方(fang)法;
1906年(nian) 法國Jabulay在(zai)2名(ming)慢腎衰患(huan)者(zhe)的臀部移植了來自患(huan)不(bu)治之癥患(huan)者(zhe)的腎臟(zang),僅有短暫功能;
1909年(nian) Unger進行猴腎移植到(dao)人的嘗試,無尿液產生;
初步臨床應用階段
1936年 蘇聯Voronoy為(wei)一(yi)例汞(gong)中毒所致急(ji)性腎衰患者進行(xing)尸(shi)體腎移植,未獲(huo)成功。至1949年共施行(xing)6例,均(jun)未成功。
1947年(nian) 波士(shi)頓Hufnagel和Hume等為一(yi)例(li)急(ji)性(xing)腎(shen)衰(shuai)患者施行同種異(yi)體腎(shen)移(yi)植(zhi)(zhi)。供腎(shen)移(yi)植(zhi)(zhi)至(zhi)前臂(bei)。移(yi)植(zhi)(zhi)腎(shen)功(gong)能僅(jin)維持了(le)2-3天(tian),但(dan)使(shi)患者成功(gong)度過了(le)急(ji)性(xing)腎(shen)功(gong)能衰(shuai)減。
1950年Lawler將因肝病死亡的患者的腎(shen)臟(zang)移(yi)植給(gei)一位(wei)血型相同的44歲女性,有尿液(ye)生成,53天(tian)后移(yi)植腎(shen)仍有功能,10月后手(shou)術探查發(fa)現移(yi)植腎(shen)已經(jing)縮小、變色(se),提(ti)示已排(pai)異。
1951年 Dubost和Servelle應(ying)用死(si)刑犯的腎(shen)臟(zang),各施行(xing)1例腎(shen)移(yi)植,分別在術后(hou)17天(tian)和19天(tian)死(si)亡(wang)。
1953年 Hamburger首(shou)次應用活(huo)體(ti)親(qin)屬腎,移(yi)植腎功能維持22天,因排(pai)異失(shi)敗(bai)。
1953年 Hume報道(dao)了9例腎移植(zhi),其中一例移植(zhi)腎存活5個月。
1954年(nian) Murry等首次(ci)成(cheng)功完成(cheng)同卵雙生(sheng)子間的腎移植手術,并因此獲得1990年(nian)諾(nuo)貝爾生(sheng)物醫學(xue)獎,開創了器官(guan)移植的新紀元(yuan)。
穩步發展階段
1955年 美國醫生Hume在腎移植中使(shi)用了類固醇激素,使(shi)同種(zhong)移植有了新的進展。
1959年 Murry和Hamburger分別(bie)對雙(shuang)生子間或同胞(bao)手足間的(de)腎移植(zhi)受(shou)者應用全身照射,作為(wei)術后免疫(yi)抑制治療,獲得成功(gong)。
1962年 硫(liu)哇嘌吟臨床應(ying)用(yong)使腎移植(zhi)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1963年 Starzl提出聯(lian)合應用硫唑嘌呤及(ji)皮質類(lei)固(gu)醇的傳統標(biao)準免疫方(fang)案。
1958年 Dausset發現人(ren)類第(di)一個白細胞抗原。
1964年 Terasaki應用微(wei)量淋巴(ba)細胞(bao)毒方法,奠(dian)定了HLA(人類白細胞(bao)抗原)的分(fen)類方法的基(ji)礎。使供受(shou)者(zhe)間組織配型成(cheng)為可(ke)能。
1960年 血(xue)液透析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使腎移植(zhi)患者能在術前得(de)到較充分(fen)準備,并(bing)可較長時間的等待合適的供腎。
環孢素時代
1978年(nian) Calne首先應用(yong)鈣(gai)調(diao)神(shen)經蛋(dan)白抑制劑(CNI)-環孢素-進(jin)行免疫抑制治(zhi)療。
80年(nian)代 環孢素的全面推廣(guang)使用顯著(zhu)提高了腎移(yi)植的存活率。
進一步發展階段
90年(nian)代 各種強效免疫抑制劑(如:嗎替麥考酚酯、他(ta)克(ke)莫(mo)司(si)、巴(ba)利(li)昔單抗(kang)、達(da)利(li)珠單抗(kang)、西羅(luo)莫(mo)司(si)等)的臨(lin)床應用使(shi)尸體(ti)腎移(yi)植(zhi)的1年(nian)存活率提(ti)高到90%以上。
國內發展
歷程1960年(nian)吳階(jie)平院士率先(xian)實行第一例人體腎移植(zhi)。20世紀(ji)70年(nian)代腎移植(zhi)全國正式展(zhan)開。
自1989年以來,每年施行1000例以上,至1994年底累計13594例次。開展腎移植醫院由1991年77個增至1993年的95個。至1993年底,1年生存率從1984年的86.7%提高到93.7%,長期存活率也逐年上升。
至1998年(nian)底, 全國(guo)開展(zhan)腎(shen)移植的(de)單位已達(da)80個,腎(shen)移植總數(shu)達(da)到2萬余例。
2000年5月國內腎移植累計已達2.53余萬例次. 我國每年實施腎移植4000余例次,居亞洲之首,最長健康存活達23年。目前國內已有91家醫院能夠開展臨床腎移植手術。
2009年10月,我國已累計開展(zhan)器官移植超過10萬例,成(cheng)為僅次于美國的(de)第二大器官移植大國。
腎移植的優點
腎(shen)移(yi)(yi)植(zhi)已經成為絕大部分終末期腎(shen)病(bing)患(huan)(huan)者(zhe)的(de)首(shou)選治(zhi)療方法。成功的(de)腎(shen)移(yi)(yi)植(zhi)可(ke)以使患(huan)(huan)者(zhe)免除透(tou)(tou)析的(de)必要,而且比(bi)腹膜透(tou)(tou)析或(huo)血液透(tou)(tou)析更(geng)(geng)能有(you)效的(de)治(zhi)療腎(shen)衰。成功移(yi)(yi)植(zhi)一只腎(shen)能夠提供比(bi)透(tou)(tou)析多10倍(bei)的(de)功能。移(yi)(yi)植(zhi)患(huan)(huan)者(zhe)與透(tou)(tou)析患(huan)(huan)者(zhe)相比(bi),所受的(de)限制更(geng)(geng)少,生活(huo)的(de)質量更(geng)(geng)高。大多數患(huan)(huan)者(zhe)比(bi)透(tou)(tou)析時(shi)感覺更(geng)(geng)好,更(geng)(geng)有(you)體力。
腎移植面臨的困境
“不得已而(er)為之(zhi)”器(qi)(qi)官(guan)移(yi)植本身是(shi)一(yi)(yi)種(zhong)(zhong)反(fan)(fan)自(zi)然、反(fan)(fan)生理的(de)(de)行(xing)為。正(zheng)常機體在(zai)進化過程(cheng)中已經形(xing)成(cheng)和完善了(le)抵(di)御外(wai)來物侵入的(de)(de)本能,而(er)器(qi)(qi)官(guan)移(yi)植是(shi)一(yi)(yi)種(zhong)(zhong)迫使(shi)機體接受外(wai)來移(yi)植物的(de)(de)反(fan)(fan)生理干預行(xing)為。這種(zhong)(zhong)反(fan)(fan)自(zi)然、反(fan)(fan)生理的(de)(de)特性(xing),決定了(le)器(qi)(qi)官(guan)移(yi)植在(zai)技術上的(de)(de)極度困難(nan)性(xing)。
對于健康人體(ti),健康的(de)器(qi)(qi)官(guan)(guan)功(gong)(gong)能(neng)和健全(quan)的(de)免(mian)(mian)疫(yi)系統均是(shi)身(shen)體(ti)機(ji)能(neng)正常運行(xing)的(de)重要(yao)因素。器(qi)(qi)官(guan)(guan)移(yi)植為了保證(zheng)移(yi)植器(qi)(qi)官(guan)(guan)能(neng)夠正常的(de)發(fa)揮功(gong)(gong)能(neng),不(bu)得不(bu)抑制機(ji)體(ti)的(de)免(mian)(mian)疫(yi)系統。免(mian)(mian)疫(yi)系統功(gong)(gong)能(neng)過(guo)低使(shi)感(gan)染(ran)的(de)機(ji)會急劇增加,腫瘤的(de)發(fa)生(sheng)率也(ye)明顯升高。由于需要(yao)長期(qi)服用多(duo)種藥物(wu),移(yi)植后發(fa)生(sheng)高血壓、心臟(zang)病以及糖尿(niao)(niao)病、高血脂(zhi)、高尿(niao)(niao)酸(suan)血癥等代謝性疾病的(de)幾率也(ye)會增加。
器官短缺
需要(yao)移植的患者人數逐(zhu)年(nian)增(zeng)加(jia),與(yu)此相比,每(mei)年(nian)接(jie)受腎移植的患者數量增(zeng)長緩慢,因此等待移植的患者人數增(zeng)長明顯。器官短缺已經成為全(quan)球性(xing)的問題。
腎移植的適應征
一般來講,腎移植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故凡是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至終末期,均可用腎移植治療。但為了提高腎移植存活率,臨床上選擇合適的患者較為嚴格,一般從病情、原發病種類、年齡等方面考慮。Scr>1326μmol/L(15mg/dL),Ccr<5mL/min是腎移植的基本依據。從原發病來講,最常見的適合作腎移植受者的原發病是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其次是慢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和囊性腎病。年齡雖然不是選擇的主要指標,但以在15~55歲的青壯年為好。
腎移植的禁忌征
(1)當腎臟(zang)疾(ji)(ji)病是由全身疾(ji)(ji)患所(suo)引起(qi)的(de)局部表現時,不(bu)能考慮腎移(yi)植(zhi),因為這一疾(ji)(ji)病將(jiang)蔓延(yan)到(dao)移(yi)植(zhi)的(de)腎臟(zang)。如淀粉(fen)樣變性、結節性動脈周圍炎和彌漫(man)性血管(guan)炎等。
(2)全身嚴重(zhong)感染(ran)、肺結核(he)、消化性潰瘍和惡(e)性腫瘤病(bing)人(ren),不能考慮腎移(yi)植。因在移(yi)植后應用免疫抑(yi)制劑和類(lei)固醇(chun)時,疾病(bing)將迅速(su)惡(e)化。
(3)當患有嚴(yan)重(zhong)的(de)內科疾病無法耐(nai)受(shou)手(shou)術或麻醉時,不(bu)能考慮腎(shen)移(yi)植(zhi)。如:嚴(yan)重(zhong)的(de)心(xin)臟病、慢(man)性阻(zu)塞(sai)性肺病、肝硬變等。
(4) 因(yin)為移植后(hou)需要終生維(wei)持治療,患(huan)(huan)(huan)有(you)精(jing)神性疾(ji)病、患(huan)(huan)(huan)者依從(cong)性差、經濟(ji)條件差的患(huan)(huan)(huan)者,不(bu)能(neng)考慮腎臟(zang)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