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比(bi)實體店更(geng)賺(zhuan)錢(qian)嗎(ma)?五張(zhang)圖告訴你真(zhen)相!
近兩三年(nian),餐飲市場增(zeng)量(liang)最大的(de)一塊,無疑(yi)是外賣。
背(bei)靠 BAT ,三大外賣平(ping)臺(tai)用(yong)(yong)(yong)強勁的(de)資本(ben)實力,用(yong)(yong)(yong)大幅補貼把用(yong)(yong)(yong)戶(hu)需求(qiu)生(sheng)生(sheng)的(de)砸了出(chu)來。
與此同時,不少餐飲創業者也把外賣平臺看做當年的和易趣,認為這是一個時代的機會,甚至,是一個可以靠互聯網思維顛(dian)覆傳(chuan)統餐(can)飲業的機會。
叫個(ge)“鴨(ya)子(zi)” 、 “叫了個(ge)雞” 等無下限的(de)品(pin)牌名(ming)稱,并不(bu)妨礙他們獲得資本的(de)青睞; “甜心搖滾沙拉(la)” 等斯巴(ba)達勇士的(de)鬧劇(ju),并不(bu)阻擋他們一夜火遍全(quan)國。
外賣餐(can)(can)飲品(pin)牌(pai),仿(fang)佛出生(sheng)便含著金鑰(yao)匙,和(he)苦(ku)逼的傳統餐(can)(can)飲門(men)店形成(cheng)了鮮明的對比:
外賣品牌具備先天的成本結構優勢!
主要原(yuan)因有兩(liang)點(dian):
一(yi)是沒有前(qian)廳,不需要(yao)那么大面積,而且對(dui)地段無要(yao)求,所以房租低(di);
二是不需要服(fu)務和前廳管(guan)理,人力(li)成本(ben)也低(di),所以,外賣理應有(you)更高的利潤(run)。
△某(mou)外(wai)(wai)賣品牌(pai)對傳統(tong)門(men)店(dian)和外(wai)(wai)賣門(men)店(dian)成本結構的對比分析(xi)
顯著的(de)成本優勢,再伴隨(sui)著互聯網營(ying)銷的(de)添磚(zhuan)加(jia)瓦,外賣品牌似乎(hu)可(ke)以分分鐘達成品類第一,占據顧客心智,實現(xian)長久盈利!
如今,外(wai)賣平臺的(de)補貼(tie)大戰已經悄然落幕,移動互聯的(de)紅利期(qi)也已經過去,創業做外(wai)賣餐飲品牌,真的(de)具有成(cheng)本(ben)優勢嗎?
01房租成本對比
毫無疑問,外賣不依(yi)賴線下客流,對選址(zhi)的要求當然更(geng)低。但(dan)是,房租的差距,也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首先,出于配送時間和距離的考慮,外賣餐廳(ting)的選址并(bing)不能太偏僻(pi)。
30 分鐘送達,這既是(shi)顧(gu)客的需求,也是(shi)外賣平(ping)臺的考(kao)量,外賣平(ping)臺為了實現送餐(can)效率最大(da)化(hua),不會向(xiang)顧(gu)客推薦過遠的商(shang)戶(hu),甚至,在高(gao)峰時段會主動屏蔽過遠和(he)不順(shun)路的商(shang)戶(hu)。
要想生意好,選(xuan)址還得在熱門商圈(quan)之內,眾所周知,相同的租賃面積(ji),同一商圈(quan)內房租并不會有天壤之別。
前(qian)一(yi)陣聲稱獲得2000萬融資的外賣品牌 “Kao!烤(kao)肉飯” ,其(qi)創始人在總(zong)結選(xuan)址策略時提出 “一(yi)級(ji)商圈,十級(ji)商鋪” 的概念。
這一(yi)(yi)略顯夸張的表述暗(an)示,同一(yi)(yi)商(shang)圈(quan)中,十級(ji)商(shang)鋪(pu)的租金可能只是(shi)一(yi)(yi)級(ji)商(shang)鋪(pu)的十分之一(yi)(yi),但(dan)事實上(shang),哪有一(yi)(yi)個(ge)商(shang)圈(quan)中存(cun)在租金差距如此之大(da)的 “十級(ji)商(shang)戶(hu)” ?
其次,食藥(yao)監對餐(can)廳(ting)的面積、房屋類型和餐(can)廚比例有(you)著(zhu)嚴(yan)格(ge)的要(yao)求,面積過小的餐(can)廳(ting)是(shi)無法獲(huo)得餐(can)飲服務許可(ke)
即使是(shi)(shi)外賣餐廳,面積(ji)也(ye)不(bu)可能(neng)無(wu)限制縮小(xiao),更不(bu)可能(neng)選擇在非商用處所(suo)開店(前一(yi)陣被曝(pu)光的黑作坊是(shi)(shi)特例)。
通過北(bei)京市場的實際經驗推斷,作為一家快餐廳,堂食店(dian)和外賣店(dian)的最(zui)終的房租對比更可(ke)能是(shi)下面的情況:
△注1:假(jia)設實體(ti)快(kuai)餐廳(ting)的(de)面積(ji)是(shi)120平米
△注(zhu)2:北京食藥監要(yao)求(qiu)獲(huo)得(de)餐飲(yin)服務許(xu)可證的最小經營面(mian)積60平米(mi)
02人力成本對比
為了(le)對(dui)比人力成本,我們假設實體快餐廳(ting)和外賣餐廳(ting)的產品、單價、單量是相同的,營業(ye)額都是日均10000元這個(ge)較高的水平。
快餐廳(ting)主要(yao)的(de)工作量(liang)發生在后廚,對于(yu)同樣的(de)訂(ding)單量(liang),不妨假設實體(ti)店(dian)和外賣店(dian)后廚的(de)人(ren)數都是8人(ren),而實體(ti)店(dian)還要(yao)配(pei)置(zhi)前(qian)廳(ting)人(ren)員,數量(liang)再增加 6人(ren)。
那么(me)人力成本(ben)數據對比如下:
03外賣的隱藏成本
如果只是對比(bi)房租(zu)和人力成本,再(zai)加上(shang)外賣店的(de)面積小投(tou)資(zi)小,外賣店確實是具備顯著的(de)優勢,那么結論就(jiu)這樣出(chu)來了嗎?
隱藏費用之一平臺費用
如果與外賣平(ping)臺合作,并且采(cai)用外賣平(ping)臺提供的(de)送(song)(song)餐服務(wu),則(ze)要上交(jiao)營業額 20% 左右的(de)提成(cheng)作為(wei)費用(向消費者(zhe)收取的(de)配送(song)(song)費也要交(jiao)給平(ping)臺)。
你(ni)(ni)想自(zi)己送餐來(lai)省掉平臺費?太幼稚了 ,你(ni)(ni)認為(wei)平臺是做公益的嗎?
首先(xian),非平臺(tai)送餐商(shang)戶,想得到好(hao)(hao)的(de)排名,難度會更(geng)大,沒(mei)有(you)(you)(you)好(hao)(hao)的(de)排名就(jiu)沒(mei)有(you)(you)(you)曝光(guang)度,沒(mei)有(you)(you)(you)曝光(guang)度當然就(jiu)沒(mei)有(you)(you)(you)銷量。而且(qie),你能保證自(zi)己配(pei)送的(de)效率比(bi)平臺(tai)高?你能保證配(pei)送費用(yong)算下來比(bi)平臺(tai)低(di)?
好吧,這(zhe)些假設你(ni)都能(neng)做到(dao)。你(ni)確保你(ni)能(neng)雇(gu)到(dao)送餐員(yuan)(yuan)?在北京,外賣平臺的(de)瘋狂擴張已經將(jiang)送餐員(yuan)(yuan)的(de)平均工資(zi)推到(dao)6000元左(zuo)右,你(ni)也出(chu)的(de)起(qi) 6000?難道你(ni)也有(you)BAT的(de)錢可燒?難道你(ni)不怕你(ni)5000元工資(zi)的(de)廚(chu)師天天與送餐員(yuan)(yuan)撕逼?
最后是(shi)補貼的(de)(de)問題。顧客對補貼是(shi)高度敏感的(de)(de),而補貼按一定比例(li)由(you)平(ping)臺和(he)合作(zuo)商戶共同(tong)承擔。不(bu)與平(ping)臺合作(zuo),就無法(fa)參加平(ping)臺的(de)(de)促銷活動,補貼就得全部自(zi)己擔。
所以,創業的(de)外賣(mai)餐廳(ting)往往不(bu)得不(bu)選(xuan)擇(ze)外賣(mai)平(ping)臺的(de)配送(song)服務,最后(hou)導致的(de)結果,就(jiu)是理想與現實的(de)差距:硬生(sheng)生(sheng)的(de)多出20%的(de)平(ping)臺費用。
隱藏費用之二營銷費用
線(xian)上和線(xian)下門店有(you)個明(ming)顯的(de)區別(bie):線(xian)下顧客(ke)走(zou)過一條街(jie),必將經過所有(you)的(de)店鋪;但在線(xian)上,大部分顧客(ke)都很有(you)可能在排(pai)名靠前的(de)商戶達成了購買,排(pai)名靠后(hou)的(de)其他商戶就(jiu)沒有(you)機會被顧客(ke)看見了。
外賣品牌在平臺上想(xiang)要靠前(qian),就需要一(yi)系(xi)列的(de)營銷措施。根據平臺的(de)數據規則,最重要的(de)兩個(ge)指標:
一是成交量靠前;
二是優惠力度靠(kao)前。
而為了達成更(geng)高的成交量,往往又需要(yao)通(tong)過更(geng)多的優惠力度來促銷(xiao)……這簡直就是(shi)個惡性循環(huan)。
當然,土(tu)豪(hao)也可(ke)以躲開(kai)這個惡性循環,因為(wei),現在(zai)可(ke)以直接購買排名(ming)啦!
如今,外賣平臺(tai)的(de)補貼大戰已(yi)經(jing)悄然落幕,移動互聯的(de)紅利期也已(yi)經(jing)過去,現在的(de)外賣平臺(tai),和、已(yi)經(jing)沒有區別了:
商戶(hu)要保持排名和曝光度(du)(注(zhu)意,是保持而不是增加哦(e)),必(bi)須得源(yuan)(yuan)源(yuan)(yuan)不斷(duan)的(de)付(fu)出高昂的(de)營銷成(cheng)本(ben)。
外賣平臺上滿減優惠的常見折(zhe)扣率不會低(di)于(yu)10% (還不包括秒殺、特價菜品(pin))。
而(er)實體門店(dian),通過營銷手段把人氣拉起來之(zhi)后,往往會階(jie)段性的停止促(cu)銷措(cuo)施(shi),不(bu)需要付出高昂的成(cheng)本去維持人氣。所以,實體快餐廳在點評網(wang)上(shang)的常見折扣率不(bu)高于5%。
04結論
雖然我們沒(mei)有一一去對比全部的成本費用項目(例如(ru)包(bao)裝費、餐具損耗、能源費、消(xiao)耗品……),但(dan)從(cong)成本結構的大項上(shang)比較,可以看出:
在營業額相同的(de)情況下,典型的(de)外(wai)賣商戶并不(bu)存在明顯的(de)成本優勢(甚至略高),所以(yi),在同樣(yang)的(de)毛利下,外(wai)賣店也不(bu)存在顯著(zhu)的(de)利潤優勢。
最后(hou),用一位資深互(hu)聯網創(chuang)業人、現(xian)餐飲運營者—— “Miss宋” 的(de)分析作為(wei)結束:
外賣平(ping)臺,如同當年到量變引起質變的(de)道理一樣(yang),打破了原有商(shang)業地產零售(shou)幾千年來(lai)的(de)生態,也(ye)會打破餐飲的(de)生態。
跟和滴滴一樣,外(wai)賣平臺先(xian)從三無(wu)小餐飲(yin)(C店)入手,因(yin)為品(pin)牌店此時看不上(shang)外(wai)賣這(zhe)點量。
然(ran)后通(tong)過補(bu)貼(tie)養成客戶習慣(各平臺燒錢(qian)補(bu)貼(tie),網上有了(le)各種不花錢(qian)吃飯的攻略,與滴滴出(chu)行補(bu)貼(tie)如出(chu)一轍)。
再是品牌店鋪跟(gen)進(來啦,滴滴專車),展(zhan)現排(pai)位從銷量排(pai)位變成付費買(mai)流量排(pai)位(規則也是這(zhe)么改(gai)過來),各種新店按點擊量收(shou)費(鉆展(zhan))、上(shang)美食(shi)折扣專區()。
跟商家(jia)的資(zi)金結(jie)算周期(qi)也是和一(yi)樣(yang),再賺你個資(zi)金沉淀的錢,為互聯網再添磚加瓦。
當外賣流量被兩大平臺掌控(kong),餐飲發(fa)現除了要(yao)交房租以(yi)外,還要(yao)支(zhi)付向(xiang)平臺購買流量的錢,以(yi)及把利潤再分給外賣物流小哥。
當平臺巨無霸分完(wan)商品銷售這杯羹(geng),在滴滴出行上(shang)(shang)燒錢養成移(yi)動(dong)支付(fu)的習慣,最終會從(cong)餐(can)飲上(shang)(shang)實現移(yi)動(dong)支付(fu)的利潤收(shou)割,從(cong)餐(can)飲上(shang)(shang)分走一杯羹(geng)。
當無數 O2O 風潮(chao)中失(shi)意的(de)互聯網創業(ye)者,蜂擁(yong)進入餐飲(yin)外賣(mai)行業(ye),妄想挽回一(yi)局時,一(yi)定會(hui)發現,他們所走(zou)過的(de)最長最遠的(de)路,就是BAT的(de)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