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汽輪機超負荷運行會產生什么危害 汽輪機可以超多少負荷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淺嘗不止— 上傳提供 2024-03-21 評論 0
摘要:企業的經營生產離不開電力的供應,而現階段我國的電力供應依靠發電廠供電,通過汽輪機等一系列機械設備來產生電能。就目前的情形來看,為了保證我國更好地發展,還需要加強對電力設備的保障,而汽輪機則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接下來本文將簡單介紹汽輪機超負荷運行會產生什么危害以及汽輪機可以超多少負荷,一起到文中來看看吧!

一、汽輪機超負荷運行會產生什么危害

汽(qi)輪機長時間(jian)超(chao)負(fu)荷運(yun)行(xing)危害最(zui)大的就是汽(qi)輪機轉子,汽(qi)輪機轉子長時間(jian)受到過大應(ying)力的作用(yong),極易產生裂紋而縮短壽命。

另外,汽輪機超(chao)負荷運行(xing)會產生以(yi)下危害:

1、由于(yu)進汽量(liang)增(zeng)加(jia)(jia),葉(xie)片上(shang)所承(cheng)受的(de)彎(wan)曲應(ying)力增(zeng)加(jia)(jia),同時隔(ge)板(ban),靜葉(xie)片所承(cheng)受的(de)應(ying)力引起(qi)的(de)撓度(du)也增(zeng)加(jia)(jia)。

2、由于進汽量增(zeng)加,軸向推(tui)力(li)(li)增(zeng)加,使推(tui)力(li)(li)瓦巴氏(shi)合(he)金溫度升高,嚴(yan)重時(shi)造(zao)成推(tui)力(li)(li)瓦塊燒壞。

3、調(diao)速(su)(su)汽門開度達到接近極限(xian)位置,油動機(ji)也(ye)達到了最大行程附近,造成調(diao)速(su)(su)系統性(xing)能變(bian)壞,速(su)(su)度變(bian)動率與遲緩率都會增(zeng)加,使運行的平穩(wen)性(xing)變(bian)壞。

二、汽輪機可以超多少負荷

正常(chang)情況(kuang)下(xia),不允許汽輪機長期(qi)過(guo)負(fu)荷(he)運行(xing),但(dan)是(shi)(shi)在事故(gu)情況(kuang)下(xia),或者尖峰負(fu)荷(he)的(de)(de)情況(kuang)下(xia),短時間(jian)的(de)(de)過(guo)負(fu)荷(he)運行(xing)是(shi)(shi)可(ke)以的(de)(de)。汽輪機可(ke)以超多少(shao)負(fu)荷(he)運行(xing),這首(shou)先(xian)取(qu)決(jue)于(yu)汽輪機組設計的(de)(de)過(guo)負(fu)荷(he)余(yu)量(liang),那么(me),汽輪機負(fu)荷(he)設計余(yu)量(liang)是(shi)(shi)多少(shao)呢?

經過查詢:IEC60045規(gui)程對(dui)汽(qi)輪機(ji)容量(liang)設計(ji)及超負荷能力(li)的要求:我國(guo)汽(qi)輪機(ji)容量(liang)規(gui)范(fan)制訂40多(duo)年來,有(you)過4次演變,演變的核(he)心在(zai)于汽(qi)輪機(ji)通流能力(li)該定義多(duo)大的設計(ji)裕量(liang)。1981年引進西屋的300MW/600MW考核(he)機(ji)組采用(yong)的設計(ji)裕量(liang)為(wei)(wei)5%和4%,DL/T892-2004和GB5578-2007規(gui)范(fan)定義的設計(ji)裕量(liang)分別為(wei)(wei)13%和8%。

也就是說,按照汽輪機設備裕度來說,汽輪機的最大過負荷能力小于13%的情況下機組是安全的。而在(zai)汽(qi)輪機(ji)(ji)實(shi)(shi)際運行中,汽(qi)輪機(ji)(ji)的(de)過(guo)負荷能力則需要根據(ju)現(xian)實(shi)(shi)運行實(shi)(shi)際情況,以及調節汽(qi)門(men)的(de)開度,監(jian)視段(duan)壓(ya)力,TSI系統參(can)數和(he)機(ji)(ji)組(zu)真空等(deng)運行環境通(tong)過(guo)試驗獲得,一(yi)般在(zai)5%-8%之(zhi)間。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ce)(ce)用(yong)戶(hu)提供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shi)注(zhu)冊(ce)(ce)用(yong)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bu)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he)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時間刪除(chu)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chan)權歸(gui)網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shang)業(ye)信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