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味涼茶簡介
正宗二十四味涼茶含(han)24種藥材:冬(dong)桑(sang)葉(xie)、銀花藤(teng)(teng)、鬼針草、魚腥草、土牛膝、枇杷葉(xie)、五(wu)指甘、路邊菊、白紙扇、金(jin)沙藤(teng)(teng)、鴨腳木(mu)、田基王、布楂葉(xie)、三丫苦、金(jin)錢(qian)草、淡竹葉(xie)、余甘子、崗梅片、黃(huang)牛茶、木(mu)槵片、山芝麻、葫(hu)蘆茶、土公英、火炭母。
但通過針對(dui)不(bu)同情(qing)況而做的(de)改進(jin)后,如(ru)今的(de)廿(nian)四味(wei)所用(yong)的(de)藥(yao)材有十多味(wei)至廿(nian)八(ba)味(wei)不(bu)等,需視乎不(bu)同情(qing)況(如(ru)體質、天氣、病情(qing)、地(di)域)而加(jia)減,但大致上離不(bu)開桑(sang)葉(xie)、菊花、金銀花、竹葉(xie)、薄(bo)荷(he)、茅(mao)根(gen)、羅(luo)漢果(guo)、藿(huo)香(xiang)、紫蘇、香(xiang)薷(ru)、桑(sang)葉(xie)、薄(bo)荷(he)、淡(dan)豆豉、苦梅(mei)根(gen)、相思藤、水翁花、布渣葉(xie)、救必應、黃牛茶(cha)及鴨腳木這類清熱解毒的(de)藥(yao)材,而《香(xiang)港中藥(yao)材圖鑒(jian)》一書(shu)亦只列出二十味(wei)。
由于二十(shi)四味涼(liang)(liang)茶之主要(yao)藥材(cai)都偏寒涼(liang)(liang),所以體質虛寒者、孕婦不(bu)(bu)宜飲(yin)用(yong)(yong)。二十(shi)四味涼(liang)(liang)茶所用(yong)(yong)藥材(cai)較(jiao)多,飲(yin)用(yong)(yong)者又不(bu)(bu)清楚二十(shi)四味涼(liang)(liang)茶內的藥材(cai),所以服(fu)用(yong)(yong)西藥期間或容易藥物敏感的人(ren)士,也不(bu)(bu)宜飲(yin)用(yong)(yong),避免引起不(bu)(bu)必要(yao)之副作(zuo)用(yong)(yong)。
用(yong)(yong)法用(yong)(yong)量:按(an)一包100克計(ji),用(yong)(yong)清水(shui)4-5碗,煲至沸騰后用(yong)(yong)文火熬20-30分鐘(zhong)后即可飲用(yong)(yong)。
二十四味涼茶的配方與功效
1、淡竹葉:清熱除煩,利尿。
2、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niao)通淋。
3、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li)尿。
4、金銀花:抑菌(jun)抗毒,抗炎(yan)解(jie)熱,調節免(mian)疫。
5、桔紅:消痰利氣(qi),寬中散結。
6、枙子(zi):瀉火除(chu)煩,清熱利尿,涼(liang)血解毒。
7、魚(yu)腥草:清(qing)(qing)熱解毒,清(qing)(qing)痛排膿,利尿(niao)通淋。
8、蓮子(zi):養心(xin)、益腎、補脾。
9、鮮蘆根:清熱生津,潤(run)肺(fei)和(he)胃,除(chu)煩(fan)止嘔。
10、玉竹:養(yang)陰潤燥,除(chu)煩(fan)止(zhi)渴。
11、鮮白茅(mao)根:涼血止(zhi)血,清熱利(li)尿。
12、百合(he):潤肺止(zhi)咳(ke),清心安(an)神。
13、桔梗:開宣肺氣,祛痰排膿。
14、薏苡仁:健脾補肺,清熱利濕。
15、橘皮(pi):理氣調(diao)中,燥濕(shi)化痰。
16、棗片:補血益(yi)氣,調理身心。
17、玫瑰花:理氣(qi)解郁、和血散瘀、解毒消腫。
18、薄荷:疏(shu)(shu)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shu)(shu)肝(gan)解郁。
19、銀杏葉:降壓、防動脈硬化,輔助治療糖尿病。
20、胖大海(hai):清熱利咽,潤肺開音,通(tong)便。
21、茉莉花:清熱解表、利濕(shi)、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
22、山楂:消積(ji)開胃,活血(xue)散(san)瘀(yu),防暑、降壓。
23、黑芝麻:延緩衰老(lao)、潤五(wu)臟、強筋骨、益氣力、治大(da)便秘結(jie)。
24、冰糖(tang):生津止渴。
實際的二十四味涼茶可能會用(yong)到三十(shi)幾(ji)種材料,所以二(er)十(shi)四味涼(liang)茶只是一個(ge)通俗的稱謂沿用(yong)下(xia)來。
申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