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a)膠(jiao)的做(zuo)法】阿(a)膠(jiao)是什么做(zuo)成的 阿(a)膠(jiao)是什么成分
阿膠的制作工藝流程和治療范圍
本品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名醫別錄》載:“阿膠生東平郡(今山東東平縣),煮牛皮作之,出東阿縣。”陶弘景又日:“今東都下亦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膠則有清濁。”《本草圖經》曰:“今鄆州皆能作之。以阿縣城北井水作煮為真。造之,阿井水煎烏驢皮,如常煎膠法。其井官禁,真膠極難得。……大抵以驢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時方家用黃明膠,多是牛皮,《神農本草經》阿膠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本草綱目》云:“凡造諸膠,自十月至二、三月間,用挲牛、水牛、驢皮者為上,豬、馬、騾、駝皮者次之,其舊皮、鞋、履等物者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極凈。”根據上述記載可知古代阿膠原料用牛皮、驢皮及其他多種動物皮類,但以驢皮用阿井水煎成者為最佳。現代已將牛皮膠單列為一種藥材,即黃明膠,1990年版、1995年版(ban)、2000年版(ban)《中華人民共和國(guo)藥典》均規定以(yi)驢(lv)皮(pi)熬制的膠為(wei)阿(a)膠正品。
皮(pi)(pi)(pi)膠(jiao)為傳統中藥(yao),有滋陰補血(xue)(xue)、安胎的(de)(de)功用(yong);可治血(xue)(xue)虛(xu)、虛(xu)勞咳嗽、吐血(xue)(xue)、便血(xue)(xue)、婦(fu)女月經不調等(deng),對虛(xu)勞貧血(xue)(xue)、肺(fei)瘺(lou)咯血(xue)(xue)、胎產崩漏等(deng)癥有良好療效以驢(lv)(lv)皮(pi)(pi)(pi)所制最佳。距今已有兩千年的(de)(de)生產歷(li)史。最早載于《神農本草經》。阿膠(jiao)最初(chu)用(yong)牛皮(pi)(pi)(pi)熬制,到唐(tang)代(dai),人們發現用(yong)驢(lv)(lv)皮(pi)(pi)(pi)熬制阿膠(jiao),藥(yao)物功效更佳,便改(gai)用(yong)驢(lv)(lv)皮(pi)(pi)(pi),并沿用(yong)至今。
全年均可加工,將驢皮浸入清水內約2~3天(tian)使軟(ruan)化后,取(qu)(qu)出刮去(qu)驢(lv)毛,切成(cheng)小塊,用清水(shui)洗凈,放入沸水(shui)中煮約(yue)(yue)一(yi)刻鐘,至(zhi)皮卷起時(shi),取(qu)(qu)出,放入另一(yi)有蓋鍋(guo)中加水(shui)至(zhi)浸沒驢(lv)皮,煎熬(ao)約(yue)(yue)三(san)天(tian)三(san)夜,待(dai)液汁稠厚時(shi)取(qu)(qu)出,加水(shui)再煮,如此反(fan)復5~6次,直至大部(bu)分膠質都已溶出(chu)為止。將所得液汁用細(xi)銅絲篩(shai)過(guo)濾,濾液中加入少量白礬粉攪拌,靜置(zhi)數小時,待雜質沉淀(dian)后,收取上層溶液加熱(re)濃縮。在出(chu)膠前(qian)2小時加入矯臭劑及矯味劑(1,000斤驢皮加黃酒7.5斤及砂糖15斤),出(chu)膠(jiao)前半小時(shi)加(jia)入豆油(1000斤驢皮加15斤),以(yi)(yi)減低膠的粘性。至(zhi)用鏟挑取粘成一(yi)團不再落入(ru)鍋中(zhong)時即可出(chu)膠。放入(ru)襯有鉛(qian)皮的木(mu)盤中(zhong),鉛(qian)皮上(shang)預先(xian)涂搽豆油(you)以(yi)(yi)免粘連,待膠凝固,取出(chu),切成小塊(kuai),塊(kuai)長10厘米,寬(kuan)4~4.5厘米,厚1.6厘米(mi)或0.8厘米(mi)。置網架上晾,每(mei)隔2~3天(tian)翻動一次,以免兩面凹(ao)凸不平,7~8天后整齊(qi)地(di)排入(ru)木箱中,密(mi)閉悶箱并(bing)壓平,待外皮回軟再取出攤晾,干后再悶,再晾干(也(ye)可用(yong)鼓風干(gan)燥(zao)法干(gan)燥(zao))。在包(bao)裝前(qian)用(yong)濕布拭去外面莫狀物,即為成(cheng)品。
1、對造血系(xi)統的(de)作用阿膠有明顯的(de)補血作用,療效優于鐵劑。
2、抗休克作用麻醉貓反復從股動脈放血造成嚴重出血性休克,靜注5%~6%阿膠溶(rong)液約8ml/kg,能(neng)使(shi)(shi)極低水平之(zhi)血(xue)壓恢(hui)復至正常水平,且作用較為(wei)持(chi)久。另用麻(ma)醉貓靜注(zhu)組(zu)胺,使(shi)(shi)血(xue)壓下降,此時反復注(zhu)射等滲氯(lv)化鈉溶液4次(ci),每次(ci)l0ml,血(xue)壓無明顯(xian)升高。隨即改用5%阿膠溶液20ml靜注,血壓逐漸(jian)恢復至正(zheng)常。
3、對鈣代(dai)謝的影響能改善動物(wu)體內鈣平(ping)衡。
4、其他阿膠(jiao)有促進健(jian)康(kang)人淋巴細胞轉化作用(yong)。
[傳統應用]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肝、腎經。功能:滋(zi)陰(yin)潤肺(fei),補(bu)血止血,定痛安(an)胎(tai)。主治:血虛(xu)萎黃,眩暈心悸,為治血虛(xu)的主藥。對吐血、便血、崩漏(lou)、陰(yin)虛(xu)咳嗽、虛(xu)煩(fan)不眠、陰(yin)虛(xu)發熱等都(dou)可應(ying)用。
就這么多驢皮,怎樣年產五千噸阿膠
作為傳統的補血佳品,由驢皮熬制的阿膠盡管“名貴”,卻深受歡迎。可你是否擔心過:掏出(chu)不菲(fei)的錢款(kuan),買到的卻是用牛、豬、馬皮甚至工業用皮等原料熬制的偽劣阿膠?業內人士指出,以原料(liao)驢皮供應(ying)計算,阿膠(jiao)(jiao)年產量應(ying)該只有實際(ji)銷量的六成(cheng)左右。這意味著(zhu),可能(neng)有近四(si)成(cheng)假冒原料(liao)混入(ru)了生產環節,化身為形形色色的“阿膠(jiao)(jiao)”產品,堂(tang)而皇(huang)之地在市場(chang)售賣。
原料VS產量
這是一組耐人尋味卻不耐推敲的數字:山(shan)東阿(a)膠行業協會根據100多家阿膠生產企(qi)業(ye)的年生產量報表(biao)推算,阿膠年總產量至少在5000噸以上。
來自阿膠行業龍頭企業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按中國市場阿膠銷售量估算,需要驢皮400萬張(zhang)左右,而國內供應總量不足180萬張。
據國家畜牧統計年鑒顯示,我國驢存欄量已由上世紀90年代(dai)的1100萬頭,下滑到目前600萬頭,并且還在以每年約30萬頭(tou)的數(shu)量下降。阿膠(jiao)行業(ye)專(zhuan)業(ye)人士董書光(guang)介紹,按照每年正常出欄120萬頭計算,再加上驢皮進口因素,全年可生產的阿膠總數量也就在3000多噸。全年可供制(zhi)膠的驢皮,只夠實現當前產量的六(liu)成左(zuo)右。
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測序中心主任步迅說,由于驢繁殖難、周期長、見效慢、效益低以及規模化養殖困難,造成我國驢存欄量持續下降。供需矛盾導致驢皮價格逐年大幅攀升,原料驢皮價格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長。“一張驢皮價格2000元至3000元之間,而一張馬、騾子皮才200元,豬(zhu)皮(pi)(pi)和一些制(zhi)作皮(pi)(pi)鞋、皮(pi)(pi)包剩下的下腳料就更便宜。”
采(cai)訪中,多(duo)位業內人士告訴(su)記者,受暴利(li)驅使,一些廠家在阿(a)(a)膠原料中摻假的行(xing)為(wei)屢(lv)屢(lv)出現。由于價(jia)格(ge)相對低廉,這些偽劣阿(a)(a)膠產品(pin)通過(guo)貼牌(pai)或者散(san)賣等形式,銷售到偏遠的縣鄉(xiang)一級(ji)超市(shi)或藥店,或者通過(guo)網絡(luo)渠道(dao)打著低價(jia)的幌(huang)子銷售。
董書光(guang)說,目前市(shi)面上藥用(yong)和食(shi)用(yong)的(de)阿(a)膠(jiao)產(chan)(chan)品主要(yao)有(you)(you)阿(a)膠(jiao)塊、阿(a)膠(jiao)口服液、阿(a)膠(jiao)糕、阿(a)膠(jiao)棗(zao)等。這些產(chan)(chan)品魚龍混雜,有(you)(you)的(de)阿(a)膠(jiao)糕甚至根本不(bu)含阿(a)膠(jiao)成分。
“信任危機”成了大問題
“這些阿膠越煮越臭,能吃嗎?”一(yi)名陳(chen)姓女士(shi)反映,她在當地鄉(xiang)鎮(zhen)一家藥店買回的阿膠,熬(ao)出(chu)來的味道和(he)顏色令人生(sheng)畏,買回來卻不敢吃。
阿膠屬名貴中藥,是山東特有的傳統名品,全國九成以上的阿膠產自山東。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思想分會常務委員、中醫師閆石說,藥典明確規定,阿膠只能采用驢皮熬制,有補血滋陰潤燥功效。其他動物毛皮熬膠功效各不相同,其中牛皮熬膠叫黃明膠,其功能與阿膠相似但效果次之,而用馬皮熬制的“阿膠”效果恰恰相反,馬皮藥性下(行(xing))血,“孕婦(fu)一旦食用后,極有(you)可(ke)能導(dao)致流產(chan)。”
“驢騾、馬騾的原料皮,在感官上和驢皮難以區別,容易被用來摻假。”步迅說,騾皮因有馬的基因,所以也不能熬制阿膠。據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阿膠產品種類雜亂,每公斤價格400元至4000元不等,價格相差甚遠。
據山東阿膠行業協會統計,2010年前每張(zhang)驢皮不足500元,2014年已突破1500元,2015年平(ping)均(jun)收購價格(ge)每張超(chao)過(guo)2600元。每張驢皮預(yu)計可(ke)生產阿膠1.5至2.5公斤阿膠(jiao),僅驢皮的成本就達到平均每公斤1200元以(yi)上。
“市場上(shang)低于成本價的阿膠(jiao)(jiao),肯定(ding)不(bu)是純(chun)驢皮熬制而成的正宗(zong)阿膠(jiao)(jiao)。”業內人(ren)士(shi)說。
東(dong)阿國膠(jiao)堂質量負責人孟朝(chao)紅說,當前整個(ge)阿膠(jiao)行業亂(luan)象叢(cong)生。如何解決產(chan)品質量信(xin)任風(feng)險,確保行業長遠(yuan)健康發展,是阿膠(jiao)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ti)。
不單是個“自律”的事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阿膠行(xing)業面臨兩個“鑒(jian)定(ding)難”,一是原料鑒(jian)定(ding)難,皮(pi)張混入騾子、馬、牛(niu)、工(gong)業皮(pi)、屠宰場的下腳料皮(pi)等(deng),傳統(tong)鑒(jian)定(ding)方法受到挑戰(zhan);二(er)是產(chan)品鑒(jian)定(ding)難,摻假阿膠(jiao)產(chan)品繁(fan)多,藥(yao)典方法滯后(hou),跟不上(shang)造假技術。
步迅說,近幾年(nian)國家對阿膠(jiao)產(chan)品(pin)主(zhu)要檢測(ce)摻假的(de)目(mu)標(biao)是牛(niu)皮,即牛(niu)源性成分,而對于(yu)馬皮、騾皮、豬皮等成分未(wei)做(zuo)強制要求(qiu),這給一(yi)些(xie)不法商販利(li)用各種手段混淆驢皮留下了(le)空間。
據阿膠生產行業(ye)人士(shi)介(jie)紹,目前僅僅依靠“頭(tou)、耳、尾、蹄”齊(qi)全、整(zheng)張驢皮的傳統檢(jian)測(ce)手段(duan),已不能完全滿足生產企業(ye)的需求(qiu),關鍵是在源頭(tou)控制驢皮原(yuan)料(liao)的真(zhen)偽。
步訊說(shuo),食品藥品安全是民生大計,如何在品質上取(qu)得(de)成(cheng)效,一靠國家(jia)監管,二靠行業自(zi)律,三靠技(ji)術進步推動。
國(guo)家非物(wu)質文化(hua)遺產阿膠制(zhi)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秦玉峰表示,對(dui)于阿膠行業造(zao)假行為,監管部門應加強(qiang)線上(shang)、線下(xia)打擊(ji)處(chu)罰力(li)度(du),讓造(zao)假者(zhe)付出高昂代價。
秦玉峰建議(yi)國家加大力度扶持養(yang)驢業(ye),給予與養(yang)殖(zhi)牛羊一樣的補貼扶持,把養(yang)驢作為精準(zhun)扶貧(pin)的一項措(cuo)施,緩和阿膠原料(liao)供(gong)給矛(mao)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