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1、啞(ya)門穴具有散風(feng)熄風(feng)、開竅醒神的功效(xiao)。
2、啞門穴有通竅絡、清神(shen)志作用。
3、啞門穴是督脈(mo)與陽維脈(mo)的(de)交(jiao)會穴,又為回陽九針(zhen)穴之一(yi),故可(ke)治(zhi)療喑啞、失(shi)語、神(shen)志病(bing)和督脈(mo)循行所過部位的(de)病(bing)證,是主治(zhi)喑啞、失(shi)語的(de)常用(yong)穴。
4、啞門穴(xue)具(ju)有通(tong)竅(qiao)醒神的作用,故(gu)以治療失語、癲狂、癇證為主。
5、啞門穴有腦部通經開竅之功,為回陽九針之一,凡諸喑癥俱可取此。
6、啞門穴(xue)主治頭痛(tong),失語(yu),暴喑,喑啞,重(zhong)舌,舌緩不語(yu),聾啞。
7、治舌(she)強不語,暴喑(yin),頸項強急,脊強反折(zhe),癲癇,腦(nao)性癱瘓,舌(she)骨肌麻痹(bi),腦(nao)膜炎,脊髓炎。
8、按揉啞門穴(xue)配合風池穴(xue),緩解供(gong)血不足導致的頭(tou)暈、頭(tou)疼、偏頭(tou)疼,或者兩側頭(tou)疼,同時啞門穴(xue)和風池穴(xue)相配,可以有助于(yu)舒(shu)緩眼部(bu)疲勞(lao)。
啞門穴準確位置
啞門穴位(wei)于在頭頂部后正中線(xian)上,第一與(yu)第二(er)頸椎棘突之間(jian)的凹(ao)陷處(后發(fa)際(ji)凹(ao)陷處)(即:當后發(fa)際(ji)正中直上0.5寸,第(di)1頸椎(zhui)下。后發際凹(ao)陷處)。
在項(xiang)韌帶(dai)和(he)項(xiang)肌中,深部為弓間(jian)(jian)韌帶(dai)和(he)脊髓;有(you)枕動、靜脈(mo)分支(zhi)及棘間(jian)(jian)靜脈(mo)叢(cong);布有(you)第三頸神(shen)經和(he)枕大神(shen)經支(zhi)。
啞門穴的取法
需要采取俯臥或者俯伏的(de)姿(zi)勢(shi),頭稍微前傾,觸(chu)摸(mo)我(wo)們(men)的(de)后面(mian)正中線的(de)位(wei)置,就(jiu)可以(yi)(yi)在發際線半(ban)寸的(de)凹陷之中找到穴(xue)位(wei)的(de)。還有一種方法可以(yi)(yi)快(kuai)速找到啞門穴(xue),我(wo)們(men)只(zhi)要沿著脊柱向上(shang),找我(wo)們(men)的(de)后發際線上(shang)面(mian)的(de)半(ban)橫,就(jiu)是(shi)我(wo)們(men)啞門穴(xue)。
啞門穴養療法
1、刺法:正坐位,頭微(wei)前(qian)傾,向下(xia)頜方向緩慢刺入0.5~1.0寸。
2、灸(jiu)法:直接灸(jiu)3~7壯,溫和(he)灸(jiu)5~10分鐘。
3、推拿:點按法、點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