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雕刻材料的選擇很有講究
以香(xiang)樟(zhang)為主要原(yuan)料,也用(yong)紫檀(tan)(tan)、花梨木、沉香(xiang)、檀(tan)(tan)香(xiang)、金(jin)絲楠木等(deng)名貴木材(cai)。樟(zhang)樹(shu)木材(cai)堅(jian)韌,質(zhi)地(di)細膩,色澤(ze)有光(guang)澤(ze),是(shi)其他木材(cai)所不(bu)及的,是(shi)雕(diao)刻的好(hao)材(cai)料。在過去,樟(zhang)木主要用(yong)于雕(diao)刻佛(fo)像、建造寺廟、雕(diao)刻龍(long)燈、匾額、制(zhi)作屏風和家具等(deng),經過歷代藝術家的努力,樟(zhang)木木雕(diao)現(xian)在已經成為人們欣賞(shang)的工藝品。
2、雕刻技藝全面復雜自成一體
一件藝術(shu)品(pin)的(de)誕(dan)生,必然要經歷以下(xia)幾個過程:選料、立(li)意(yi)、投料、粗(cu)加工(gong)、修(xiu)邊(bian)、削面(mian)、修(xiu)腳(jiao)、打磨(mo)、上(shang)漆。在雕刻技藝(yi)上(shang),細分為圓雕、浮雕、根雕三個派別。
在眾多木雕作品中,廣豐木雕家創作了許多堪稱重量級的藝術作品,如20世紀七八(ba)十(shi)年代,廣豐工藝(yi)廠在井岡山和(he)黃洋(yang)界雕(diao)刻了兩個大型落地平臺屏風、五個哨子(zi),震驚了當時的全(quan)國木雕(diao)界。宋風的杜詩府,龍溪的朱(zhu)軾祠堂(tang),文昌閣和(he)廣豐市區的狀元坊都以浮雕(diao)為(wei)主(zhu)。在過去的30年(nian)里,廣(guang)豐的(de)木雕(diao)技藝(yi),尤其是(shi)根雕(diao)技藝(yi)的(de)質量有了突(tu)飛猛進的(de)提高,令人驚嘆。花鳥動物(wu)雕(diao)刻受到業界的(de)高度(du)認可,涌現出(chu)一批根雕(diao)大(da)師(shi)。
俞鐘(zhong)炎代表性作(zuo)品(pin):主(zhu)持(chi)創作(zuo)“廬(lu)山牌”雕花(hua)樟木箱榮獲(huo)“江西省名(ming)優(you)產品(pin)”稱(cheng)號,還(huan)有一大批作品(pin)流傳于民間,如八(ba)仙過海、麒麟送子、收租院等。
李源泉代表(biao)作品(pin):1985年版(ban)廣豐縣(xian)志記載(zai)李源泉《井岡(gang)山(shan)》作品(pin)照(zhao)片。
黃敏(min)代表(biao)性作品:《牧(mu)歸》《五虎上(shang)將》《共圖(tu)大業》《女(nv)媧補(bu)天》。
張如東代表(biao)性作品:《黃河頌》獲第(di)15屆中國根石藝大獎(jiang)、《志在千里》《彌(mi)勒佛(fo)》《虎之吻》《故鄉(xiang)》。策(ce)劃主編《江西(xi)木雕(diao)》《廣豐木雕(diao)》。
程德(de)水代表(biao)性(xing)(xing)作(zuo)品(pin):《全家福》。程德(de)俊代表(biao)性(xing)(xing)作(zuo)品(pin):《鷹》。
廣豐木雕(diao),江西(xi)省第五批(pi)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mu)名(ming)錄傳統(tong)美術類項目(mu)
江西廣(guang)豐傳統(tong)木雕歷(li)史悠久,起源隋唐、聞名于(yu)明(ming)清、昌(chang)盛(sheng)于(yu)當代,有著深厚的(de)歷(li)史文(wen)化底蘊。
早在唐(tang)代(dai)(dai),廣(guang)豐(feng)(feng)傳(chuan)統(tong)雕(diao)刻就見諸于建(jian)筑裝飾(shi)。宋元時代(dai)(dai),廣(guang)豐(feng)(feng)建(jian)筑“三分”的上分,梁枋(fang)柱頭裝飾雕刻已經自成(cheng)體系。
現存的明清建筑群(qun)管(guan)村文(wen)昌閣、嵩峰十都大(da)屋和龍(long)溪(xi)祝家祠(ci)堂(tang)為建筑木雕的典型代表。
20世(shi)紀80年代廣(guang)豐傳統木雕再度中興,以廬山牌雕花木箱享譽海內外。
發展到本世紀(ji),木雕作品涵蓋了人物(wu)、山(shan)水、花鳥等各系列,家具、藝(yi)術品形成了自己的(de)鮮明(ming)特色(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