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底圩茶
0 票數:0 #地方特產#
云南省廣南縣特有的地方優良茶樹品種,原產于馱娘江和西洋江發源地的“九龍山”山脈,200多年歷史,因最早出產于底圩鄉而得名,是優質中國名茶之一。底圩茶有史以來都受到人們的好評,并有很好的市場基礎,市場主要有三個不同的層面。一是生產高檔綠茶和特種茶,銷全國各大中城市;二是生產中低檔烘綠茶主銷西北市場和廣西橫縣茉莉花茶生產基地;三是生產曬青茶銷售給云南省內制作普洱茶的企業,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 分類: 茶葉
  • 產地: 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zhou)廣南縣(xian)
  • 農產品標志產品編號: AGI01871
  • 農產品標志證書持有者: 廣南(nan)縣茶(cha)葉技術指導站
  • 農產品標志登記年份: 2016年
  • 參考網址:
詳細(xi)介紹 PROFILE +

歷史發展

建國初期,底圩茶種植面積為1696畝,年產茶3萬公斤,全部(bu)集中在底圩鄉,50年代以后才逐漸(jian)向周邊鄉鎮擴展。

在(zai)廣南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底圩茶(cha)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茶(cha)(cha)園(yuan)面(mian)積(ji)達(da)到19.5萬畝,茶(cha)(cha)葉產量(liang)為4160噸,分別占全縣茶(cha)(cha)園(yuan)總面(mian)積(ji)的70%和總產量(liang)的72.1%。產區(qu)已經建有茶(cha)(cha)葉加工(gong)廠(chang)(點(dian))975個(ge),機械加工(gong)能力已達(da)1萬噸/年,產值近億(yi)元,成為廣(guang)南縣的一個(ge)特色(se)產業。

底圩鄉

底圩鄉位于云南(nan)省東(dong)南(nan)部,滇(dian)、桂(gui)交(jiao)界(jie)處。地處東(dong)經(jing)104°34'、北緯25°17′。東(dong)、北與壩美鎮(zhen)相鄰(lin)(lin),南(nan)與蓮城(cheng)(cheng)鎮(zhen)、者兔鄉接壤,西與者太(tai)鄉、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xian)毗鄰(lin)(lin)。總(zong)面積397平方千(qian)米(mi)(mi)(mi),距廣南(nan)縣(xian)城(cheng)(cheng)76千(qian)米(mi)(mi)(mi)。最高海拔(ba)1 915米(mi)(mi)(mi),最低海拔(ba)698米(mi)(mi)(mi),平均(jun)海拔(ba)1 224米(mi)(mi)(mi);年平均(jun)氣(qi)溫17.9℃、降雨(yu)量1 150毫米(mi)(mi)(mi),全年氣(qi)候溫和、溫差小、霜(shuang)期短(duan),平均(jun)相對濕度(du)80~90%,干濕分明(ming),屬亞熱(re)帶(dai)大(da)陸季風氣(qi)候。耕(geng)地面積18 465畝(mu),其中:田11 434畝(mu),地7 031畝(mu);人均(jun)耕(geng)地面積0.56畝(mu)。

自然地理

產地分布

底(di)圩茶主要分布(bu)在廣南縣東北部的底(di)圩、壩美、者太三(san)個鄉鎮和(he)蓮城(cheng)鎮、者兔鄉等(deng)5個鄉鎮的36個村委(wei)會,涉及2.6萬余戶(hu)12.5萬多人口。

生長環境

地勢(shi)西(xi)高冬低(di),山脈呈南北(bei)走向,全鄉轄區總(zong)面積(ji)397平方公里(li),最(zui)高海拔1915米,最(zui)低(di)海拔698米,年(nian)平均降雨量為1250毫米左(zuo)右。

年日平(ping)均氣溫在(zai)17.9℃,有效積溫在(zai)2000℃以上,無霜期(qi)在(zai)355天/年左右。

地理優勢

2015年5月22日,云南(nan)省農產(chan)品質(zhi)(zhi)(zhi)量安全中心(xin)主任趙(zhao)春山及推廣研究員陳繼昆(kun)同州級有關專家一(yi)行12人到廣南(nan)縣(xian)對(dui)底圩(wei)(wei)茶農產(chan)品地理標(biao)志(zhi)產(chan)品保護進行現場(chang)核(he)(he)查及產(chan)品品質(zhi)(zhi)(zhi)鑒評。通過(guo)專家組對(dui)廣南(nan)縣(xian)底圩(wei)(wei)茶分布區(qu)域隨機取(qu)點各項指(zhi)標(biao)核(he)(he)查及產(chan)品品質(zhi)(zhi)(zhi)評定(ding),底圩(wei)(wei)茶順(shun)利通過(guo)了現場(chang)核(he)(he)查及產(chan)品品質(zhi)(zhi)(zhi)鑒評。

栽培技術

新(xin)建茶園(yuan)進行(xing)統一(yi)的科學規劃和布局,每畝株數達1200株以上。

品種優質

底圩(wei)茶(cha)有(you)史以(yi)來都受到人們的(de)(de)好評,并有(you)很好的(de)(de)市(shi)場基礎,市(shi)場主要有(you)三個不同的(de)(de)層面。

一(yi)是生產高檔綠茶(cha)(cha)和特種茶(cha)(cha)(如:竹筒茶(cha)(cha)、手工工藝茶(cha)(cha)等),銷全國各大(da)中城(cheng)市;

二(er)是生(sheng)產中低(di)檔(dang)烘綠茶主(zhu)銷西北市(shi)場和廣西橫(heng)縣茉莉花(hua)茶生(sheng)產基地(di);

三是生產(chan)曬青茶銷售(shou)給云(yun)南(nan)省內制作普洱茶的(de)企業,市場的(de)廣度(du)和深(shen)度(du)都有很(hen)大的(de)開發潛力(li)。

制作工序

鮮艷采摘

采(cai)摘一(yi)(yi)芽一(yi)(yi)葉、一(yi)(yi)芽二葉及同等嫩度對(dui)夾(jia)葉,純手工采(cai)摘,防止污(wu)染,保證無害化。

原料加工

上(shang)百(bai)年(nian)傳統制茶工(gong)藝,具(ju)備(bei)生產綠茶、紅茶、黃茶、白茶和普(pu)洱茶的技術和基(ji)礎條件。

品種分類

到2013年(nian)為止,底圩(wei)鄉共有(you)茶(cha)葉面積為10726.5公頃(qing),其中規范(fan)化(hua)栽種1302.54公頃(qing)。全鄉每(mei)村每(mei)戶都栽有(you)茶(cha)葉,栽得最多(duo)的(de)農戶達13.4公頃(qing)以(yi)(yi)上,最少的(de)都有(you)1.5公頃(qing)以(yi)(yi)上。主要栽培品種有(you)“云(yun)抗(kang)10號(hao)”、“云(yun)抗(kang)14號(hao)”、“云(yun)抗(kang)16號(hao)”“福鼎大(da)毫(hao)”、“福安大(da)白(bai)”和“底圩(wei)白(bai)毫(hao)”6個品種,主要茶(cha)葉產(chan)品有(you)紅茶(cha)、奇(qi)毫(hao)茶(cha)、滇壯花街茶(cha)、磚茶(cha)、竹筒茶(cha)等(deng)年(nian)產(chan)干(gan)茶(cha)3600噸以(yi)(yi)上。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底圩茶】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zuo)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shan)除或更(geng)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shang)相(xiang)關信息(xi)的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fang)所有(包括但(dan)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wei)用(yong)戶提供的商(shang)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xi)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1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253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15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