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品牌分類   知識分類          
移動端(duan)
  • 買購網APP
  • 手機版Maigoo
  

益膠泥的正確使用方法 水泥加益膠泥的作用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知識雜貨鋪 上傳提供 2024-07-12 評論 0
摘要:益膠泥,即高分子益膠泥的簡稱,是一種單組份、干粉狀,集防水、粘結和堵漏功能集于一體的無毒無味的新型剛性防水粘貼材料。益膠泥既可以作防水材料也可以作粘貼材料,因此我們在使用時,也要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與場景來調整使用方法。那么下面這篇文章就會為大家介紹益膠泥的正確使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益膠泥的正確使用方法

1、作為(wei)防水涂料使用

按益膠(jiao)泥∶水=(2.53.0):1的配比(bi)調(diao)和,攪拌十分鐘后,即可進行(xing)刷(shua)涂,要求薄厚均(jun)勻(yun),不遺漏,待上(shang)道工序固化(hua)后,再涂刷(shua)第二道或第三道,每次(ci)厚度約1.0mm左(zuo)右,(1.02.0kg/m2;對于某些(xie)有特(te)殊要求的部位(wei),可采(cai)用玻纖(xian)布(bu)或無紡布(bu)增強(qiang),采(cai)用“一布(bu)二涂”二布(bu)三涂”工藝(yi)施工,厚度用約(2.02.5kg/m2


2、作為粘(zhan)結材料使用(yong)(兼防水作用(yong))

按益膠泥∶水=103左右的配比調和,攪拌十五分鐘后即可使用。對于花崗巖,大理石等高級飾面材料無需采用打眼,掛網等老工藝施工,可像瓷片、瓷磚等材料一樣直接涂抹粘貼,粘貼層厚度應保持大(0.53.0mm之間為宜。方(fang)法(fa)同用普通素水(shui)泥漿粘(zhan)貼一樣,具(ju)有(you)超強(qiang)粘(zhan)結力,還(huan)具(ju)有(you)防水(shui)功能。

水泥加益膠泥的作用

1、提(ti)高混凝土(tu)強度(du)和粘結(jie)力

水(shui)泥加益(yi)膠泥的摻入(ru),能夠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粘結力(li),因為膠泥中(zhong)含有活性硅酸鹽(yan),能夠促(cu)進水(shui)泥的水(shui)化反應,從而(er)形成更為堅固的混凝土。

2、減少混(hun)凝土龜裂

水(shui)泥加益膠泥的摻(chan)入(ru)能夠(gou)減少混(hun)凝(ning)(ning)土龜裂的發生,因為膠泥能夠(gou)填充混(hun)凝(ning)(ning)土中的微細孔隙,并提高混(hun)凝(ning)(ning)土的密實性和緊(jin)密度。

3、減少混(hun)凝土滲水(shui)

由于水泥加益膠泥的(de)摻入能夠(gou)提(ti)高混凝土的(de)密實性和緊密度,所以能夠(gou)減少混凝土滲水(shui)的(de)問題,從而延長混凝土的(de)使用壽命(ming)。

益膠泥的不同用法

1、界面層

在清理(li)好并保持濕(shi)潤的基層上稍用勁刮(gua)涂一(yi)道益膠泥灰漿作為防水界面層(厚(hou)度約(yue)12mm),刮涂(tu)時應(ying)滿鋪(pu)、密實。

2、防水層(ceng)

界(jie)面層刮(gua)(gua)好(hao)后(hou),隨即同時在其上刮(gua)(gua)涂一道益膠泥作為防水層(厚度約23mm)刮涂方向應與界面L層互成90°,刮涂時應(ying)滿鋪(pu)、密(mi)實(shi),用于各種飾面(mian)磚的防水粘接。

3、單磚塊貼(tie)

粘貼飾面磚(zhuan)時,應在清理(li)好的(de)基(ji)層(ceng)面或磚(zhuan)背面刮涂一道益膠(jiao)泥(ni)灰(hui)漿作為粘結層(ceng)(厚(hou)度約4mm),按彈(dan)線或(huo)掛線分格自上而下(xia)或(huo)自下(xia)而上進行粘貼,并待粘接層終凝后(hou)再用彌縫泥進行彌縫。

4、雙面涂層粘貼

飾面(mian)粘(zhan)貼有防水要(yao)求時,可采用雙面(mian)涂層法,即在基面(mian)上刮涂一(yi)道益(yi)膠泥灰(hui)漿(厚度約23mm)同時在面磚背(bei)面刮涂一道PA—A型益膠泥灰漿(厚(hou)度(du)約23mm)進行粘貼,并待(dai)粘接層終凝后再用(yong)彌(mi)縫(feng)泥進行彌(mi)縫(feng)。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yong)戶(hu)提供(gong)(gong)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MAIGOO榜(bang)單研究員(yuan)”、“MAIGOO文章編(bian)輯員(yuan)”上傳(chuan)提供(gong)(gong)的文章/文字均(jun)是(shi)注冊用(yong)戶(hu)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觀點,版權歸原(yuan)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huo)任何問(wen)題(ti),請及時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第一(yi)時間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xin)息的知識產(chan)權(quan)(quan)歸網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bu)限(xian)于文字、圖片、圖表、著(zhu)作權(quan)(quan)、商標權(quan)(quan)、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業(ye)信(xin)息等),非(fei)經許可(ke)不(bu)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jiao)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