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lei)
登錄 |    
禹王碑
0 票數:0 #石刻#
禹王碑,坐落于長沙市岳麓山北峰,最早發現于衡山岣嶁峰,又稱岣嶁碑,與黃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護界譽為中華民族的三大瑰寶。禹王碑鐫石崖壁,寬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末有寸楷書“右帝禹制”。字體蒼古難辨,郭沫若花三年,僅識三字。有謂蝌蚪文,有謂鳥篆。系宋嘉定年間摹刻于此。1935年建石亭護之,亭側有清歐陽正煥書“大觀”石刻,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參考: 免(mian)費
  • 所在地/隸屬: 湖南(nan)省長(chang)沙市岳麓區(qu)
  • 開放時間: 06:00~24:00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jia)級第七批(宋)
附近有 107 個景點: 湖南省會警察紀念堂(1km)    岳麓書院(1km)    黃興故居、墓(1km)    愛晚亭(1km)    麓山寺(1km)    云麓宮(湖南省長沙市)(1km)    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1km)    天池百花谷(2km)    長沙集夢園度假村(2km)    湖南大學早期建筑群(2km)    湖南·中國書院博物館(2km)    新民學會舊址(2km)    中南大學(2km)    湖南大學(2km)    橘洲沙灘樂園(3km)    湖南省美術館(3km)    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3km)    長沙西湖公園(3km)    橘子洲風景區(3km)    湖南師范大學(3km)    長沙海信廣場(4km)    桃花嶺公園(4km)    坡子街(4km)    杜甫江閣(4km)    長沙解放西路酒吧街(4km)    長沙王陵公園(4km)    梅溪湖公園(4km)    長沙太平街美食街(4km)    長沙坡子街(4km)    長沙湘江水利風景區(4km)    漢代長沙王陵墓群(4km)    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4km)    賈誼故居(4km)    長沙平和堂(5km)    樂和城購物中心(5km)    長沙德思勤城市廣場(5km)    南屏觀音廟(5km)    長沙國際金融中心(5km)    長沙融城歡動世界游樂園(5km)    鵝形山(5km)    中共湘鄂贛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5km)    八路軍駐湘辦事處(5km)    船山學社(5km)    培榮書屋(5km)    止間書店(5km)    長沙方特東方神畫(5km)    炭河古城(5km)    灰湯溫泉旅游度假區(5km)    長沙賀龍體育中心(5km)    中山亭(5km)    白沙古井(5km)    杜浦江閣(5km)    谷山森林公園(5km)    長沙市圖書館(5km)    長沙賀龍體育場(5km)    長沙國金街(5km)    金滿地地下商業步行街(5km)    長沙王府井百貨(5km)    友誼春天百貨(5km)    長沙萬達廣場(5km)    黃興南路步行街(5km)    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5km)    長沙天心閣(5km)    玉泉寺(湖南省長沙市)(5km)    長沙簡牘博物館(5km)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5km)    長沙市基督教城北堂(6km)    望麓園(6km)    田漢大劇院(6km)    長沙火車頭公園(6km)    長沙南郊公園(6km)    長沙芙蓉廣場(6km)    長沙漁人碼頭(6km)    長沙摩天輪(6km)    泊富國際廣場(6km)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6km)    東岳宮(湖南省長沙市)(6km)    湖南省開元博物館(6km)    湖南大劇院(7km)    長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主題園(7km)    湖南長沙洋湖國家濕地公園(7km)    長沙市洋湖濕地景區(7km)    開福寺(湖南省長沙市)(7km)    湖南省博物館(7km)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7km)    步步高梅溪新天地(8km)    長沙音樂廳(8km)    李自健美術館(8km)    長沙火車站(8km)    長沙濱江文化園(8km)    曉園公園(8km)    長沙烈士公園(8km)    火宮殿廟會(8km)    火宮殿(8km)    阿波羅商業廣場(8km)    天心閣古城墻(8km)    湖南湘繡博物館(8km)    長沙市博物館(8km)    湖南黨史陳列館(9km)    神州鳥園(9km)    湖南雷鋒紀念館(9km)    萬家麗國際MALL(10km)    德思勤24小時書店(10km)    墨莊博物館(10km)    湖南省文化館(10km)    馬王堆漢墓(10km)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歲月靜好"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禹王碑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禹(yu)王(wang)碑(bei),坐落于長沙市岳麓山(shan)北峰(feng),碑(bei)上刻(ke)有奇特的古篆(zhuan)文,字(zi)分9行,共(gong)77字(zi)。傳說碑(bei)文記述和歌頌了大禹(yu)治水的豐功(gong)(gong)偉績,為(wei)一(yi)塊功(gong)(gong)德碑(bei),其(qi)實此(ci)碑(bei)是宋代時人們(men)從(cong)南(nan)岳衡(heng)山(shan)拓來的復(fu)制品(pin)。真正(zheng)的禹(yu)王(wang)碑(bei)唐代還在湖南(nan)衡(heng)陽(yang)縣岣嶁(lou)(lou)峰(feng)(岣嶁(lou)(lou)峰(feng)屬南(nan)岳衡(heng)山(shan)七(qi)十二之(zhi)一(yi))韓(han)愈、劉禹(yu)錫賦詩歌詠,被(bei)稱為(wei)南(nan)岳衡(heng)山(shan)的“鎮山(shan)之(zhi)寶” 。

禹王碑是我國較(jiao)古老(lao)的(de)名刻(ke),為大禹治水功德碑。在文物(wu)保護界,禹王碑與黃帝陵、炎帝陵同為中華三大瑰寶。

禹(yu)王(wang)(wang)碑位(wei)(wei)于長沙市岳麓山(shan)北峰(feng)(feng),傳說記錄著大禹(yu)治水的功勞。2011年湖南省(sheng)人民政府列(lie)入省(sheng)級文物保護(hu)單位(wei)(wei)。禹(yu)王(wang)(wang)碑位(wei)(wei)于祝融峰(feng)(feng)右側,右有(you)(you)紫蓋峰(feng)(feng),左有(you)(you)云密峰(feng)(feng),兩(liang)峰(feng)(feng)之間有(you)(you)一隴,上有(you)(you)隱(yin)真寺(si)(si)、隱(yin)真坪,下有(you)(you)云峰(feng)(feng)寺(si)(si)(文革(ge)被(bei)毀)、禹(yu)王(wang)(wang)橋、禹(yu)溪。

禹(yu)王碑,最早發(fa)現(xian)于衡(heng)陽縣岣嶁(lou)峰,位于南(nan)岳衡(heng)山七十二峰之岣嶁(lou)峰左側的(de)(de)蒼紫色石(shi)壁上(shang),面東(dong)而(er)立,峰頂(ding)之上(shang)有禹(yu)王泉,泉水從未(wei)間斷,自龍頭石(shi)雕口(kou)中流至禹(yu)王井(jing)。傳說碑文記述和歌頌大(da)禹(yu)治水的(de)(de)豐功(gong)偉(wei)績。大(da)禹(yu)繼父治水,“七年(nian)聞樂不聽(ting),三過家門不入”的(de)(de)美談(tan),流傳至今。

禹王(wang)碑(根據史料記(ji)載)是中(zhong)國(guo)較古(gu)老的(de)名刻,碑上(shang)刻有奇(qi)特的(de)古(gu)篆文(wen),字分9行,共(gong)77字。碑高1.7米,寬1.4米。字形(xing)如蝌(ke)(ke)蚪,既(ji)不(bu)同于甲骨鐘鼎,也不(bu)同于籀(zhou)文(wen)蝌(ke)(ke)蚪,蒼古(gu)難辨。

關(guan)于禹(yu)(yu)王碑(bei)(bei)(bei)的(de)記(ji)載,見于唐代韓(han)愈、劉(liu)禹(yu)(yu)錫詩(shi)作,但二人并未(wei)實地考察(cha)過。親見親摹其碑(bei)(bei)(bei)文的(de),是南(nan)宋時的(de)何(he)(he)致(zhi)。南(nan)宋嘉(jia)定五(wu)年(1212),何(he)(he)致(zhi)游南(nan)岳衡山,遇樵(qiao)夫(fu)導引(yin)至(zhi)藏碑(bei)(bei)(bei)處,始摹碑(bei)(bei)(bei)文,何(he)(he)致(zhi)刻(ke)碑(bei)(bei)(bei)于岳麓(lu)山峰。明(ming)嘉(jia)靖十二年(1533),潘(pan)鎰(yi)剔土(tu)得碑(bei)(bei)(bei),遂摹拓(tuo)流行(xing)于世。明(ming)代學者楊(yang)慎、沈鎰(yi)等都(dou)有釋文。碑(bei)(bei)(bei)文主要記(ji)述(shu)大(da)禹(yu)(yu)治水之(zhi)功績。西安碑(bei)(bei)(bei)林、紹興禹(yu)(yu)陵、云南(nan)法華山、武昌黃鶴樓(lou)等處,均(jun)以此碑(bei)(bei)(bei)為藍本(ben)翻刻(ke)。

景點景觀

禹王(wang)碑(bei)位于(yu)長沙市岳(yue)麓(lu)山(shan)(shan)北峰,為一處極富傳奇色彩的摩崖石(shi)刻(ke)(ke)。據考(kao)證:禹王(wang)碑(bei),俗稱(cheng)夏(xia)碑(bei)、神禹碑(bei)、禹碑(bei)。宋嘉定五年(nian)(1212年(nian)),何致游(you)南岳(yue),在衡山(shan)(shan)岣(gou)嶁峰摹(mo)得碑(bei)文,刻(ke)(ke)碑(bei)于(yu)岳(yue)麓(lu)山(shan)(shan)東石(shi)壁(bi)。明嘉靖十二年(nian)(1533),潘鎰剔土得碑(bei),遂摹(mo)拓流(liu)行于(yu)世。禹王(wang)碑(bei)占地面積30平方米,由禹王(wang)碑(bei)刻(ke)(ke)、歐陽正煥碑(bei)刻(ke)(ke)、陳(chen)新亞碑(bei)刻(ke)(ke)、張之才碑(bei)刻(ke)(ke)等組成(cheng)。

禹(yu)王碑(bei)刻(ke)依山就勢(shi),利用自然(ran)山體的花崗巖巖石,稍加人工磨整,然(ran)后摹刻(ke)。碑(bei)文(wen)寬140厘(li)米,高184厘(li)米,碑(bei)文(wen)直書(shu)9行(xing),每(mei)(mei)行(xing)9字(zi),共77字(zi),每(mei)(mei)字(zi)直徑約16厘(li)米,未有寸(cun)楷書(shu)“右帝禹(yu)制”。禹(yu)王碑(bei)字(zi)體蒼古(gu)難辨,類似蝌蚪文(wen)或鳥篆。歷代文(wen)人曾(ceng)潛心研究,明代楊慎(shen)等有釋文(wen)多(duo)種。大意為歌頌禹(yu)承(cheng)舜帝令,常年奔波泰衡華岳,疏浚大川河流,三過家門(men)而不入,忘我治(zhi)洪的功(gong)績。

碑北側(ce)(ce)5米處,有清乾隆二(er)十一年(1756)岳麓書(shu)院(yuan)山長(chang)歐(ou)陽正(zheng)煥所(suo)書(shu)“大觀(guan)”落(luo)(luo)款(kuan)“正(zheng)煥”四字(zi)。南側(ce)(ce)石(shi)(shi)壁有古石(shi)(shi)刻兩通,均為(wei)(wei)豎刻書(shu),字(zi)跡隱(yin)約可(ke)辨,其(qi)一為(wei)(wei)宋(song)(song)代張之(zhi)才題(ti)刻的“樂舞(wu)增光”。題(ti)頭“大宋(song)(song)嘉定神(shen)禹(yu)碑刻”、落(luo)(luo)款(kuan)“宋(song)(song)張之(zhi)才釬刻”;其(qi)二(er)為(wei)(wei)明嘉靖七年湖廣提學劉汝楠(nan)《讀神(shen)禹(yu)碑歌》的石(shi)(shi)刻,共(gong)15列(lie)。1935年,湖南警備司令部(bu)參謀(mou)長(chang)周翰建石(shi)(shi)亭圍護,并在禹(yu)王碑石(shi)(shi)上陰刻“禹(yu)王”二(er)字(zi)橫額,落(luo)(luo)款(kuan)為(wei)(wei)“中(zhong)華民國廿四年十月(yue)重建碑亭周翰勒石(shi)(shi)”。石(shi)(shi)亭為(wei)(wei)片石(shi)(shi)依碑立四柱,蓮花(hua)藻井(jing),球狀寶鼎。

禹王碑于1993年(nian)4月被公布為(wei)湖南省文物(wu)保護(hu)單位(wei)。2013年(nian)被公布為(wei)全國(guo)文物(wu)保護(hu)單位(wei)。該碑對于研究中(zhong)國(guo)古(gu)(gu)代民間故事傳說和考證(zheng)古(gu)(gu)文字的(de)演(yan)變具有重要(yao)的(de)歷史價值。

歷史沿革

2007年(nian)6月20日(ri),湖南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江文輝邀集專(zhuan)(zhuan)家(jia)到(dao)實(shi)地對衡(heng)陽市衡(heng)山縣禹王碑遺址巨石進(jin)行(xing)鑒定,專(zhuan)(zhuan)家(jia)們(men)對巨石的位置、形狀、大小及(ji)周邊環境進(jin)行(xing)了長達4小時(shi)考(kao)證。最后一致認(ren)定:禹碑遺址在(zai)此無疑(yi)。

2007年(nian)7月12日,湖南省文物(wu)局文物(wu)處處長江文輝帶(dai)領文物(wu)專家確認,巨石(shi)從(cong)所處位置、形狀(zhuang)、大(da)小及周(zhou)邊(bian)的(de)環(huan)境與史料吻合,衡山縣福田鋪鄉(xiang)云峰村七組的(de)神秘巨石(shi)是(shi)禹王碑母(mu)本。

2013年12月24日,衡陽市(shi)衡山(shan)縣(xian)組織召開禹王碑遺址公園保(bao)護規劃(hua)會議,衡山(shan)縣(xian)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zhan)部長姚宇旺,縣(xian)旅游局(ju)(ju)、水利局(ju)(ju)、文化(hua)局(ju)(ju)、福(fu)田鋪鄉、文物局(ju)(ju)、黨史(shi)辦等單(dan)位負(fu)責人出(chu)席。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yong)戶提供(gong)(gong)信(xin)息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gong)(gong)”的(de)文章/文字均(jun)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zhu)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本站觀點,更(geng)(geng)不表示本站支持購買和交易,本站對網頁中內(nei)容的(de)合法(fa)性、準確性、真實(shi)性、適用(yong)性、安全性等概(gai)不負責。版權歸(gui)原作(zuo)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huo)(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men)(men),我們(men)(men)將在(zai)第(di)一(yi)時間(jian)刪除或(huo)(huo)更(geng)(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22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12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