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中國十大國學大師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梁啟超
中國學界泰斗,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四大教授之一,中國近代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戊戌變法領袖,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啟超是20世紀初最先促進“國學”這一概念產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生著述宏富,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幾乎所有的學術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不乏真知灼見,主要作品有《中國歷史研究法》《新民說》等。
02
章太(tai)炎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范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著述甚豐。作為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1935年在蘇州主持章氏國學講習會,主要講授國學即中國學術文化,其國學著作有《國學概論》《國故論衡》等,另有《新方言》《文始》等。他在國學的諸多領域,尤其是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均有較高成就,堪稱“國學”第一人。
03
王(wang)國維
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是第一個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在史學上,王國維是新史學的開山,開拓了史學的新向度。此外,他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
04
陳寅恪(ke)
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他長期致力于史學研究工作,研究范圍甚廣,他對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別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語言學、敦煌學、中國古典文學以及史學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
05
錢(qian)鐘書
近代國學大師排名榜前十,中國文學研究家、現代作家。錢鐘書在文學研究及創作方面具有卓越成就,特別是在科學地揚棄中國傳統文化和有選擇地借鑒外來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錢鐘書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1937年獲得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7年經典小說《圍城》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被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
06
馮友蘭
20世紀中國思想界極具代表性的人物,近代國學大師排名榜前十,曾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任教,他兼收并蓄,繼承和闡發了程朱理學的傳統,并借鑒了西方近現代哲學的成果,建構了獨特的哲學思想新儒學體系。其著作《中國哲學史》是繼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之后又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哲學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07
黃侃
國學大師有哪些,黃侃是中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國學大師,民主革命家。黃侃師事章太炎,所治文字、聲韻、訓詁之學,遠紹漢唐,近承乾嘉,多有創見,自成一家。在音韻學方面對古音作出了切合當時言語實際的分類。晚年主要從事訓詁學之研究。黃侃著作甚豐,其重要著述有《說文略說》《爾雅略說》《集韻聲類表》《文心雕龍札記》《日知錄校記》等數十種。
08
劉(liu)師培
中國學界泰斗劉師培著有論經學(以小學、左傳學為主)、史學(開創近代中國學術史體)、文學(主張六朝文,維護揚州學派駢文之文統)專著七十四種。作為經學大師,他在繼承《左氏》家學的同時,善于把近代西方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來,開拓了傳統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成果很多。在日本時,他與章太炎齊名,當時還有“二叔”的說法。
09
辜鴻銘
學博中西的辜鴻銘號稱“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堪稱近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他翻譯了“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大學》,并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和《中國人的精神》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并產生重大影響,西方人曾這樣形容: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10
錢穆
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中國國學大師,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后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家的旗幟,在大陸、香港、臺灣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
加載更(geng)多

本榜單中,maigoo小編主要盤點了近、現代的國學大師,主要依據其公眾知名度、學術研究成果、學界或社會影響力、代表作品等相關信息,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進行總結。榜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交流。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wei)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xi)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dian),版(ban)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qin)權(quan)、虛(xu)假(jia)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ji)時(shi)聯系我(wo)(wo)們,我(wo)(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guan)信(xin)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fang)所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hu)提(ti)供的商業信(xin)息等),非(fei)經許(xu)可(ke)不得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87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9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80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389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