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壓力鍋臘味煲仔飯的做法
食材:大米200g、廣式香腸5根、臘肉1塊(kuai)、生抽(chou)3湯匙、老(lao)抽(chou)1/2茶匙、鹽(yan)3克(ke)、糖1克(ke)、香油3ml、純凈(jing)水60ml。
方法步驟:1、大米放入鍋中,放入清水(shui)用手(shou)輕輕淘(tao)洗一(yi)下,倒掉第一(yi)邊(bian)淘(tao)米水(shui)不要(yao)。再放入清水(shui),水(shui)量要(yao)比平(ping)時煮米飯,稍微少一(yi)點點。
2、將鍋平放,從米平面,到水平面,高(gao)度為(wei)食指第一關(guan)節的(de)一半即可(ke)。
3、放(fang)入電飯(fan)鍋,按下開關,煮到米飯(fan)快要好,但還(huan)沒(mei)好的(de)時候打開。(如果電飯(fan)鍋是中途無法打開的(de)那種,就等煮好后(hou)再操作(zuo)后(hou)面的(de)步驟)
4、將香(xiang)腸(chang)和臘肉都切成薄薄的(de)片,越薄越好,與姜絲一起均勻(yun)的(de)放入米飯的(de)表面,蓋上蓋子,繼續煮(zhu)到(dao)電飯鍋,提示飯已經煮(zhu)好。
5、不(bu)打開蓋子,繼續燜10分鐘(zhong)。趁(chen)此(ci)時調料汁,將生抽,老抽,鹽,糖,香油(you)和涼開水(或純凈(jing)水)放在一起攪勻。
6、打開(kai)蓋子(zi),倒入(ru)料汁,攪拌均勻(yun)即可。
二、砂鍋臘味煲仔飯怎么做
食材:大米200g、廣式(shi)臘(la)腸2根、廣式(shi)臘(la)肉1塊、菜心1根、豬油少許、生抽適量(liang)、蠔油少許、糖少許、雞高湯適量(liang)。
方法步驟:1、用水(shui)將大米泡好,臘味下沸水(shui)中(zhong)燙(tang)3分鐘(zhong)撈(lao)出(chu)。
2、砂鍋內側刷上豬(zhu)油,倒入浸好(hao)的米和(he)水。
3、大火(huo)煮(zhu)沸(fei),3分(fen)鐘后放入臘(la)味,轉(zhuan)小火(huo),煮(zhu)8分(fen)鐘。
4、關火后燜(men)15分鐘,用生抽,蠔(hao)油,雞高湯,白糖(tang)混合調(diao)汁。
5、臘味切片,和燙(tang)熟的(de)菜心鋪在飯上,把(ba)醬汁均勻澆在煲仔(zi)飯上即可。
三、制作臘味煲仔飯的注意事項
1、做臘味(wei)煲仔飯(fan)的注意事項有(you)(you)很多,首先就是(shi)制作(zuo)工具的選擇方(fang)面,對于(yu)廚房新手來說,用砂鍋煮飯(fan)需要一點點技巧(qiao),相對而(er)言難(nan)掌(zhang)握。而(er)電飯(fan)鍋煮煲仔飯(fan)更方(fang)便,也(ye)有(you)(you)質量(liang)的保障。
2、用電飯鍋做煲仔飯,注意(yi)要比(bi)平時煮白(bai)米(mi)飯的水,要稍微少(shao)一點,千萬不要水太(tai)多,否則煮好(hao)的米(mi)飯太(tai)軟太(tai)黏(nian),攪拌后米(mi)飯會(hui)黏(nian)糊糊的,不是粒(li)粒(li)分(fen)明,口感不好(hao)。
3、廣式香腸和(he)臘腸味(wei)道很好,也不需要(yao)提前(qian)蒸,只要(yao)切成薄薄的(de)片,碼放在米飯(fan)上,就可以(yi)了。
4、放一些(xie)姜絲(si),會為(wei)煲仔(zi)飯(fan)(fan)增(zeng)加(jia)香氣。您也可以(yi)根(gen)據自己(ji)的喜好(hao),焯燙(tang)一些(xie)小(xiao)青菜或西蘭花等蔬(shu)菜來配煲仔(zi)飯(fan)(fan)。焯燙(tang)時,開水里加(jia)一點(dian)鹽和油,焯好(hao)后顏色和味(wei)道都不錯(cuo)。
5、做這道煲仔(zi)飯,對米飯的要求,是(shi)稍微(wei)硬一點(dian)(dian);對臘肉和香(xiang)腸的要求,最(zui)好能切的薄點(dian)(dian)。
6、如果您買(mai)的(de)香(xiang)腸,需要提前蒸(zheng)(zheng)熟,請(qing)記得整(zheng)根蒸(zheng)(zheng)哦,不要切片,否則香(xiang)味會(hui)損(sun)失。蒸(zheng)(zheng)的(de)時(shi)間,看(kan)包裝袋(dai)上(shang)的(de)建議時(shi)間,蒸(zheng)(zheng)好冷卻后切片再放在米(mi)飯上(shang)。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