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豆腐乳創(chuang)始人鄒三和,1859年冬通過悉心鉆研(yan)(yan)終于研(yan)(yan)究出了豆腐乳的釀造方法,各道工序都精工細(xi)作。
特別(bie)是香料的成分和撒(sa)放上特別(bie)講究,全(quan)部(bu)選用(yong)“安(an)桂”、“清椒”、廣木香等原料,裝壇加蓋,封存一(yi)年后開壇食用(yong),芳香可(ke)口,細膩化渣,回味無(wu)窮,很受歡迎(ying),常供(gong)不應求(qiu),遂以“鄒三和”之名為招(zhao)牌。
之后(hou)在夾江西門外(wai)租房(fang)開設作(zuo)坊,擴大生產(chan)。
鄒三和很重(zhong)視產(chan)品質量(liang),凡變(bian)質者寧可倒掉(diao),也不(bu)以次充好,因之很快(kuai)成為夾江縣有名的土特產(chan)品。
材(cai)料:黃豆、白酒、香(xiang)料粉、食鹽(yan)等。
做法:
將(jiang)去(qu)雜的黃豆(dou)浸泡8小(xiao)時左右(you),磨碎(sui)取用二流漿,淘盡(jin)豆(dou)渣(zha)。
熬制成豆(dou)腐,并所榨成厚薄均勻的豆(dou)腐胚,用蒸氣排鹵3小時。
把(ba)豆腐胚劃成(cheng)小塊,送入(ru)曲(qu)房內涼放,植(zhi)入(ru)箭桿霉。
待豆腐(fu)胚霉變后裝入壇中,放進拌勻的香(xiang)料粉和白(bai)酒、食鹽密封發酵。
半年以后,發酵成熟,就可開壇使用(yong)。
夾江豆腐乳成(cheng)品塊形(xing)均勻,滋味(wei)鮮美,芳香撲鼻(bi),細膩(ni)無(wu)渣,余味(wei)綿長,鮮美可口(kou),獨具特(te)色。
如果在粉蒸或紅燒豬、牛、羊肉的(de)時候,適量加入一些豆(dou)腐乳(ru)汁(zhi),那更是別具一番風味,是佐食的(de)佳品。
夾江豆腐乳豆腐乳富含(han)蛋白質(zhi)、碳(tan)水化(hua)合物、不(bu)飽(bao)和脂肪酸、礦物質(zhi)(鈣、磷(lin)、鐵(tie))、人(ren)體不(bu)能合成(cheng)的8種必需氨基酸、胡蘿卜素(su)及多種維生素(su)等,正確食用對(dui)人(ren)體有一(yi)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