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fen)類(lei)
登錄 |    
南京市雨花臺區龍泉禪寺
0 票數:0 #佛教寺廟#
龍泉禪寺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將軍山與斷臂崖合抱處的山谷中,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原為鶴林玄素禪師說法處,因寺內有龍泉而得名。明初重建,改稱通善寺。清嘉慶年間重修,復稱龍泉寺。寺院依山而筑,前后三進,寺額“龍泉禪寺”為趙樸初題寫。寺前有古臘梅一株,為當年鶴林玄素禪師親手栽種。寺門左側為龍泉,泉水由龍嘴中汩汩流出;泉畔有“龍泉”碑,為民國元老鄒魯30年代在此隱居時題刻。寺右側斷臂崖下有觀音洞,內奉石刻觀音坐像,像下有鄒魯《龍泉雜詩》石詩碑。
  • 所在地/隸屬: 江蘇(su)省南(nan)京市(shi)雨花臺區(qu)鐵心橋街道龍泉寺(si)
  • 開放時間: 8:30~17:00
附近有 53 個景點: 南京市將軍山景區(2km)    佛頂宮(3km)    南京證大九間堂(3km)    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園(3km)    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游區(4km)    南京宏覺寺(5km)    天隆寺塔林(6km)    南京百家湖(6km)    雨花臺砂礫石層自然保護區(市級)(6km)    雨花臺公園(6km)    21世紀太陽城(6km)    同曦萬尚城(6km)    南京汽車客運南站(6km)    南京南站(6km)    浡泥國王墓(6km)    南唐二陵(6km)    贛江市民公園(7km)    菊花臺公園(7km)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文化館(8km)    南京愛情隧道(8km)    花神湖(8km)    金陵兵工廠舊址(8km)    南京市科技館(8km)    南京市雨花臺烈士紀念館(8km)    南京指紋博物館(8km)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8km)    中華門火車站(9km)    南京新地中心(9km)    南京世界貿易中心(9km)    雨花臺烈士陵園(9km)    南京雨花臺風景區(9km)    南京市大塘金香草谷(10km)    南京城墻博物館(10km)    南京明城墻(10km)    南京眼(10km)    南京雅居樂長樂渡(10km)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10km)    牛首-祖堂風景區(10km)    周處故居(10km)    沈萬三故居(10km)    方山世貿夢工廠(10km)    南京砂之船藝術商業廣場(10km)    南京虹悅城(10km)    大報恩寺(10km)    老門東(10km)    南京新世紀廣場(10km)    南京中華門(10km)    南京外秦淮河水利風景區(10km)    秦檜墓(10km)    大報恩寺遺址(10km)    楊柳村古建筑群(10km)    南京市江寧區方山定林寺(10km)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10km)   
詳(xiang)細(xi)介(jie)紹 PROFILE +

傳說軼事

唐代高僧鶴林玄素初次游(you)歷到此(ci),慧眼(yan)獨具,見這(zhe)里山水地(di)理形勢(shi)極佳,便(bian)擇(ze)地(di)設壇講(jiang)(jiang)經說(shuo)法(fa)。講(jiang)(jiang)到精彩處,天空便(bian)出(chu)現五彩祥云,云中透出(chu)五彩毫光,三日后才逐漸退去。無數善(shan)男信女望空而拜,久久不愿(yuan)散去。嗣后龍(long)泉寺香火旺盛,遠近馳名。

龍泉寺(si)前還有(you)一株唐(tang)代鶴林玄素禪(chan)師(shi)親(qin)手(shou)栽種的蠟梅(mei),傳說(shuo)此(ci)樹頗為神奇,寺(si)興則(ze)枝繁(fan)(fan)葉(xie)茂,花(hua)香(xiang)濃郁;寺(si)衰(shuai)(shuai)則(ze)落(luo)葉(xie)飄零,枝枯(ku)花(hua)殘。相傳,此(ci)梅(mei)是唐(tang)代鶴林玄素禪(chan)師(shi)親(qin)手(shou)所植,雖歷經1200多個寒暑,至今仍怒(nu)放不(bu)止。據(ju)說(shuo)這(zhe)株臘梅(mei)枯(ku)榮很有(you)規律(lv),寺(si)興則(ze)枝繁(fan)(fan)葉(xie)茂,花(hua)香(xiang)濃郁;寺(si)衰(shuai)(shuai)則(ze)落(luo)葉(xie)飄零,枝枯(ku)花(hua)殘。然而,不(bu)管(guan)寺(si)興廟衰(shuai)(shuai),干旱(han)水澇,它的根卻永遠充滿活力。

地理位置

龍泉禪寺位于南(nan)京市(shi)雨花(hua)臺區將軍山(shan)與斷臂崖合(he)抱處的山(shan)谷中,毗鄰(lin)牛(niu)首山(shan)和“南(nan)唐二陵”,依山(shan)傍水(shui),是歷代帝(di)王將相(xiang)及諸多仁人志士看好的風水(shui)寶地。

寺院規模

該寺在(zai)抗日戰爭時期(qi)古(gu)寺毀(hui)于戰火,如(ru)今僅存(cun)斷臂崖、觀音(yin)洞(dong)等(deng)遺存(cun)。為(wei)了恢復這座千年古(gu)剎的風貌,南京市(shi)區文物部(bu)門牽(qian)頭,由(you)香港愛(ai)國人士(shi)李道幫(bang)出資100萬元對(dui)龍(long)泉禪寺進(jin)行(xing)重建(jian)(jian)。新建(jian)(jian)的龍(long)泉禪寺占地達8000平方米,是原寺廟(miao)面積的兩倍。寺廟(miao)全部(bu)按照(zhao)唐(tang)代建(jian)(jian)筑風格設計建(jian)(jian)造,分大殿、地藏(zang)王殿、配(pei)室(shi)等(deng)。

龍泉(quan)寺依(yi)山(shan)呈階梯狀,前(qian)后共(gong)有(you)三進,整個建筑以磚(zhuan)石砌就。寺宇(yu)的大殿,雖是重(zhong)建仍不失古樸典雅,有(you)宏偉(wei)精(jing)致(zhi)之感,當院有(you)一株千年古梅。

主要景點(dian)有(you)龍泉(quan)(quan)禪寺(si)、斷(duan)臂(bei)崖(ya)(ya)、觀音洞(dong)、龍泉(quan)(quan)、地(di)藏殿等。斷(duan)臂(bei)崖(ya)(ya)高6米,寬約12米,進深4米,前寬后窄,上(shang)尖下敞,形似一(yi)座佛龕。相(xiang)傳(chuan),南宋岳飛大戰金(jin)兀術(shu)于牛首(shou)山(shan),岳飛部下一(yi)員戰將的胳膊被金(jin)兵砍斷(duan),便躲進這崖(ya)(ya)洞(dong)里養(yang)傷,后被當(dang)地(di)百姓發現。為紀念這位(wei)抗金(jin)將領,當(dang)地(di)百姓稱(cheng)這里“斷(duan)臂(bei)崖(ya)(ya)”,稱(cheng)這座山(shan)為“斷(duan)臂(bei)山(shan)”。

觀音(yin)洞(dong)洞(dong)高(gao)1.13米,寬0.81米,并供奉一尊石刻觀音(yin)像。龍(long)泉(quan)的(de)泉(quan)水從(cong)巖(yan)石中滲出,匯集寺旁,成為小潭,潭深約有60厘(li)米,寬亦如之,長約70厘(li)米,水色黃而透明,密度很高(gao)。潭上有一石刻龍(long)頭,水是從(cong)龍(long)嘴里淌出,故名“龍(long)泉(quan)”。此二字標(biao)志,是民國(guo)26年(nian)冬(1937年(nian))鄒魯所題,嵌在(zai)潭頭石壁上。

重修后的龍泉(quan)寺(si),一(yi)如往(wang)昔幽靜秀(xiu)美,現更有“龍泉(quan)十二景”,分別是(shi):幽徑陶然、鶴林問賢、望云風高(gao)、觀音佛窟、回龍深澗、斷(duan)臂危(wei)崖、龍泉(quan)甘(gan)飲、神龜(gui)出岫(xiu)、抗金故(gu)壘(lei)、古拙(zhuo)靈梅、石瀑奔流、紫(zi)氣罩巒,為游歷(li)必至(zhi)之處(chu)。

歷史沿革

龍泉禪寺始建于唐(tang)代。據《金陵梵剎志》載:“北去聚寶門三十五里,舊(jiu)名龍泉寺,唐(tang)鶴(he)林(lin)玄素禪師說法處”。

唐代(dai)以前,這里(li)人(ren)跡(ji)罕至,鶴林(lin)玄(xuan)素禪(chan)師在些結廬為(wei)庵并設壇(tan)講經說法,龍泉寺一時(shi)香火旺(wang)盛,遠近(jin)馳名。

唐(tang)代以后,這里淪(lun)為(wei)古戰場,佛(fo)香斷絕殿宇凄涼。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侵(qin),抗金名(ming)將岳(yue)飛率軍在牛首山(shan)、韓(han)府山(shan)一帶(dai)修筑軍事(shi)工(gong)事(shi),狙擊金兵,發(fa)生了歷史(shi)上著(zhu)名(ming)的“岳(yue)飛大戰(zhan)(zhan)牛首山(shan)”之戰(zhan)(zhan)。

明代初(chu)年,有鏡中禪師在龍泉寺舊址重(zhong)建寺院,改(gai)稱“通善(shan)寺”。

清代,乾隆皇帝下(xia)江南(nan),曾來(lai)此一游。其(qi)后寺漸傾頹。

清嘉慶辛酉年(nian)(1801年(nian))重修,復稱龍(long)泉寺。

1995年,當地政府及文化部門組織(zhi)專家學者對龍泉寺遺址進(jin)行了全(quan)面(mian)的考(kao)察和論證,并對龍泉禪(chan)寺進(jin)行了全(quan)面(mian)修(xiu)復,于1996年初舉行了隆重(zhong)的開光儀式(shi),成為新的旅(lv)游景點。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南京市雨花臺區龍泉禪寺】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yong)(yong)戶提供(gong)信息存(cun)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傳提供(gong)”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yong)(yong)戶自主發(fa)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更(geng)不表示本站支持(chi)購買和交(jiao)易,本站對網頁(ye)中內容(rong)的(de)合(he)法性、準(zhun)確性、真實性、適(shi)用(yong)(yong)性、安全性等(deng)概不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2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14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19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566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