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畬徑茶(cha),廣東省梅州市五(wu)華縣棉洋(yang)鎮特(te)產,中國國家地理標(biao)志產品。七畬徑茶(cha)外觀條(tiao)索細(xi)嫩、均勻(yun)緊結、色澤深(shen)灰綠(lv)潤(run),茶(cha)沖(chong)泡后,茶(cha)湯(tang)深(shen)綠(lv)明亮,帶特(te)有的(de)咖啡香(xiang)氣,香(xiang)氣持(chi)(chi)久(jiu),滋味醇厚、甘爽,耐沖(chong)泡,飲后回甘持(chi)(chi)久(jiu)。
七畬徑茶(cha)(cha)外(wai)觀條索(suo)細嫩、均勻緊結、色(se)澤深灰綠潤,茶(cha)(cha)沖泡后,茶(cha)(cha)湯(tang)深綠明亮(liang),帶特有(you)的咖啡(fei)香(xiang)(xiang)氣,香(xiang)(xiang)氣持(chi)久,滋味醇厚、甘爽(shuang),耐(nai)沖泡,飲后回甘持(chi)久。
一、品種
白葉(xie)、梅占、小葉(xie)烏龍。
二、立地條件
廣東省梅(mei)州(zhou)市五(wu)華縣棉洋鎮現轄(xia)行政區域,海拔≥700米,土(tu)(tu)(tu)壤(rang)類型為紅壤(rang)土(tu)(tu)(tu)、礫(li)土(tu)(tu)(tu),土(tu)(tu)(tu)壤(rang)pH值5.4至6.7,土(tu)(tu)(tu)壤(rang)中(zhong)含有機質含量(liang)≥1.5%,土(tu)(tu)(tu)層厚度≥1.5m,地下水位(wei)1m以下。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cai)用扦插育苗。
2.單條雙株,種植密度每(mei)667㎡(畝)≤7000株。
3.施肥(fei):以有機肥(fei)為主,基肥(fei)每年每667㎡(畝)≥300公斤;追(zhui)肥(fei)每年不少于3次,每667㎡(畝)≥100公斤。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hua)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he)國家的相(xiang)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采摘
每年只采春(chun)茶一(yi)季,時間(jian)為每年3月初至(zhi)5月中旬(xun)。采一(yi)芽一(yi)葉,一(yi)芽二(er)葉的鮮葉。
五、加工
1.工藝流程:攤青→殺青→揉捻→干燥→揀剔(ti)和復火。
2.工藝要求:
(1)當(dang)地攤放(fang)。攤放(fang)鮮葉厚度(du)≤10cm,攤放(fang)時間(jian)≤6h。
(2)殺青。溫度(du)220℃至260℃,炒至“無青草氣(qi)有芳香,葉色呈暗綠色,葉質變軟,有彈性”時(shi)出鍋。
(3)揉捻。揉捻至成條率(lv)≥70%。
(4)干(gan)燥。溫度120℃至(zhi)150℃,炒(chao)至(zhi)九(jiu)成干(gan)。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te)(te)色:七畬徑茶外觀條索細(xi)嫩、均勻緊結、色澤(ze)深灰綠潤,茶沖泡后(hou),茶湯深綠明亮,帶特(te)(te)有的咖啡香氣,香氣持久,滋味醇厚、甘爽,耐(nai)沖泡,飲后(hou)回甘持久。
2017年(nian)12月29日(ri),原(yuan)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dui)“七畬徑(jing)茶(cha)”實(shi)施(shi)地(di)理標志產(chan)品(pin)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