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快餐 洋快餐】警(jing)惕西式快餐的危害(hai)
西式快餐(Western fast-food;fast food)是指可(ke)(ke)以(yi)(yi)迅(xun)速準備和供應(ying)的(de)(de)食物(wu)的(de)(de)總稱(cheng),通常可(ke)(ke)以(yi)(yi)徒手(shou)拿取,不需要使用餐具(ju),大部分(fen)可(ke)(ke)以(yi)(yi)外帶或(huo)外賣(mai)。詞語最早出(chu)現于(yu)西方,上世紀80年代(dai)引入中國,亦稱(cheng)“洋快餐”。
常見的西式快餐
肯德基、麥當(dang)勞、必勝客等西(xi)式(shi)快餐。
維(wei)布西,樂好奇,比克利漢(han)堡等中國地(di)區的西式快餐。
巴貝(bei)拉,薩莉亞,百思富,等休(xiu)閑(xian)餐廳
西式快餐的危害
“三高”、“三低”營養失衡
西式(shi)快(kuai)餐(can)具有“三高”(高脂(zhi)肪、高熱(re)量(liang)、高蛋(dan)白質)和“三低”(低維(wei)(wei)生素(su)、低礦(kuang)物質、低纖維(wei)(wei))的特(te)點,被營(ying)養(yang)學家(jia)稱為“能量(liang)炸(zha)彈”和“垃圾食品”(junk food)。
導致肥胖和性早熟
2002年11月,紐約一名因長(chang)期食用(yong)西(xi)式快(kuai)餐而變成肥癡的(de)兒(er)童控告麥當勞,起訴原因是(shi)麥當勞的(de)快(kuai)餐引起兒(er)童肥胖。
2003年1月(yue)29日(ri),倫敦出版的《新科(ke)學家》雜志(zhi)報道(dao),西式快餐(can)可(ke)引起體內(nei)激素變化,然后導致上癮。
致癌物質含量很高
2002年(nian)4月24日,瑞典國家(jia)安全管理(li)局公布(bu)最新(xin)研究(jiu)成(cheng)果,炸薯條、漢堡包、薄(bo)脆餅、烤豬肉(rou)等含有大量的丙(bing)(bing)烯酰(xian)胺(an),由于丙(bing)(bing)烯酰(xian)胺(an)損害中(zhong)樞神(shen)經系統,可(ke)以誘發(fa)良性或惡(e)性腫(zhong)瘤。
2004年(nian)3月24日,美國藥品與食(shi)品管理局公布的對(dui)750種食(shi)品的檢查結果顯(xian)示,炸(zha)薯(shu)條、炸(zha)薯(shu)片、爆玉米花(hua)、炸(zha)雞中這類致癌物質含量最高。
氫化油導致慢性病
1991年(nian),哈佛大(da)學公共衛(wei)生學院營(ying)養學系主任威利特教授(shou)指(zhi)出,西式快餐使用的(de)氫化油,因為含一些自(zi)然界本不存在的(de)反式脂(zhi)肪酸(suan),而反式脂(zhi)肪酸(suan)會影響人(ren)類內分泌系統,危(wei)害健康。
損害少年兒童智力
2004年11月6日,程昭寰教授(shou)在《中國食品(pin)報》中撰文(wen),介紹(shao)了(le)加拿大研究(jiu)人員用(yong)高脂肪和普通飼料來(lai)喂(wei)養2組(zu)小鼠的實驗。并(bing)得出結論高脂肪的“西(xi)式快餐”會損害兒(er)童正在發(fa)育的神經(jing)系統,并(bing)對(dui)其大腦和思維素質(zhi)造成永久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