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叉燒包是哪個省的美食
叉(cha)燒(shao)包是(shi)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xing)的特色傳統(tong)西關(guan)名點之(zhi)一,是(shi)粵(yue)式早(zao)茶的“四大天王(蝦餃(jiao)、干蒸燒(shao)賣、叉(cha)燒(shao)包、蛋(dan)撻)”之(zhi)一。叉(cha)燒(shao)包是(shi)因面皮內(nei)包入(ru)叉(cha)燒(shao)肉餡,故使用此名。
叉(cha)燒包(bao)(bao)是(shi)以(yi)切成(cheng)小塊的(de)(de)叉(cha)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cheng)為餡(xian)料,外面(mian)以(yi)面(mian)粉包(bao)(bao)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cheng)。叉(cha)燒包(bao)(bao)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fen)左右,一籠通常(chang)為三(san)或(huo)四個。好的(de)(de)叉(cha)燒包(bao)(bao)采用肥瘦(shou)適中的(de)(de)叉(cha)燒作餡(xian),包(bao)(bao)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chu)(chu)叉(cha)燒餡(xian)料,滲發出(chu)(chu)陣陣叉(cha)燒的(de)(de)香味。
廣州(zhou)老牌(pai)名點是廣式叉燒(shao)包。
二、叉燒包是甜的還是咸的
一(yi)般(ban)叉燒包是咸(xian)甜(tian)口味的,味道以(yi)(yi)咸(xian)為主(zhu),甜(tian)為輔,因(yin)為制作過程中一(yi)般(ban)會(hui)放入一(yi)點糖(tang)或帶(dai)糖(tang)的調味料調味,肉質會(hui)更好。蜜汁叉燒的話甜(tian)味會(hui)比較重,但(dan)還是以(yi)(yi)咸(xian)為主(zhu)。
三、叉燒包為什么會裂開
對于叉燒包,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么蒸熟后的叉燒包會裂開?從叉燒包本身來講,面皮(pi)裂開是因為烹制時加入了豬油和泡(pao)打粉(fen)的緣故。再(zai)者,讓其面皮(pi)裂開,也是為了使(shi)叉燒的香(xiang)氣更加濃烈四(si)溢。
叉燒包(bao)的(de)面團是由北方(fang)常用(yong)的(de)發酵面團改良而(er)來。做(zuo)包(bao)子的(de)時(shi)候要做(zuo)成(cheng)鳥籠形狀(zhuang)。因為發酵得當(dang),包(bao)子頂部(bu)會自然(ran)開裂,其實(shi)就是一(yi)種叉燒包(bao)的(de)開花饅頭。
四、叉燒包不爆口原因
叉燒包不爆口的話,可能就是因為使用的面(mian)粉(fen)和泡打(da)粉(fen)的質量不太對,除了面(mian)粉(fen)其他一系(xi)列(lie)條件都是影響不到叉燒包爆口的。
1、叉燒包爆口與跟(gen)捏口的(de)收緊沒有任何關系,它要爆的(de)話收得多(duo)緊都會(hui)爆。
2、臭粉的用量不對(dui),其(qi)實不用臭粉也能爆。
3、叉燒(shao)包(bao)爆(bao)口不在(zai)于用(yong)什么(me)蒸具蒸,而在(zai)于面粉,必須用(yong)高品質的低(di)筋面粉,蒸包(bao)爆(bao)口和(he)盤子也(ye)沒關系。
4、做(zuo)這類爆口的(de)叉燒包(bao)在(zai)進沸水(shui)之前不需要松馳,直(zhi)接蒸就可以(yi),你做(zuo)的(de)叉燒包(bao)不松就不行,是因為你的(de)面根本就沒發好。
五、正宗廣式叉燒包怎么做好吃
原料:
1、叉燒(shao)包芡汁(zhi)A:
蔥2根,姜片5片,洋蔥絲30克(ke),芝麻油15克(ke),花生油30克(ke),老抽20克(ke),生抽30克(ke),雞(ji)精(jing)5克(ke),蠔油30克(ke),白糖80克(ke),清水(shui)100克(ke)。
2、叉(cha)燒包芡汁B:
生粉(fen)50克(ke),清水100克(ke)。
3、餡料:
叉燒250克,叉燒包芡汁250克。
4、面種材料:
低筋(jin)面粉300克,老面50克,清水150克。
5、面皮材料:
面種(zhong)500克(ke)(ke),細砂(sha)糖150克(ke)(ke),低筋面粉150克(ke)(ke),豬油(you)20克(ke)(ke),泡打粉15克(ke)(ke),臭(chou)粉1克(ke)(ke)。
制作步驟:
1、叉燒包(bao)芡汁(zhi)制作過程:
(1)熱鍋(guo),倒入A材料(liao)(蔥(cong)2根、姜片(pian)5片(pian)、洋蔥(cong)絲(si)30克、芝麻(ma)油(you)(you)15克、花生(sheng)油(you)(you)30克、老抽20克、生(sheng)抽30克、雞精5克、蠔油(you)(you)30克、白糖(tang)80克、清水100克)中的芝麻(ma)油(you)(you)和(he)花生(sheng)油(you)(you),再將蔥(cong)段、洋蔥(cong)絲(si)和(he)姜片(pian)放進鍋(guo)內爆香至金黃色。
(2)再倒入A材料中的100克(ke)清水和其它材料,煮3分鐘(zhong)左右,隔去(qu)蔥渣等。
(3)迅速(su)倒(dao)入B材料(liao)(生粉50克、清(qing)水100克)進鍋中。
(4)繼續(xu)煮至(zhi)芡汁呈(cheng)濃稠狀。
(5)將(jiang)叉燒切成指甲(jia)大小的簿片。
(6)將芡汁和(he)叉燒拌勻即成餡料(liao)。
2、叉燒包面種的制作:
(1)將40克老(lao)面和150克清水調勻。
(2)將300克(ke)低(di)筋面粉倒進廚師機的攪拌桶內。
(3)用橡皮(pi)刮刀將面粉和水拌勻。
(4)開啟廚師機的2檔攪拌(ban)。
(5)攪拌至面(mian)團成團即(ji)可(ke)。
(6)放(fang)28-35度的室溫下進行發酵10個小時左右即成面種。
3、叉燒包面皮的制作(zuo):
(1)在發酵好的面種里加(jia)入150克細砂糖(tang)。
(2)先(xian)用橡皮刮刀將糖(tang)和面種稍混合,然后開(kai)啟廚師機(ji)的2檔攪拌至糖(tang)溶化。
(3)加入(ru)臭粉,繼續攪(jiao)拌,再加入(ru)20克豬油(you)攪(jiao)拌均(jun)勻。
(4)加入150克低(di)筋(jin)面粉和(he)15克泡打粉,繼(ji)續攪拌。
(5)攪拌成(cheng)光滑的(de)面團。
(6)將面團(tuan)分(fen)成(cheng)25個33克左(zuo)右的小面團(tuan)。
(7)取一小塊面團,搟開成(cheng)中間厚四(si)周簿的圓形。
(8)在面皮中間放上適量的餡料。
(9)右手食指(zhi)和拇(mu)指(zhi)環住面皮(pi)邊緣向(xiang)內聚攏(long)。
(10)一直聚攏到(dao)完全收口,不(bu)要(yao)讓(rang)包子餡料暴露在(zai)外。
(11)將(jiang)做好了叉燒生坯放進墊了油紙的(de)蒸(zheng)(zheng)籠內(nei),大(da)火燒開鍋內(nei)的(de)水,把蒸(zheng)(zheng)籠放上去,蓋上蓋大(da)火蒸(zheng)(zheng)。
(12)一直保持大火蒸6-7分(fen)鐘即可,香甜(tian)的(de)叉(cha)燒包就出(chu)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