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宗教教派
小編精選
關(guan)注TOP
熱(re)評
伊斯蘭教簡介 伊斯蘭教歷史
伊斯蘭教7世紀初產生于阿拉伯半島,中國舊稱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伊斯蘭教即順從真正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約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啟示,號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懲罰。他宣稱真主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獨一無二的主宰,反對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蘭經》編成。這部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被視為真主的言語。
宗教教派
2.9萬+ 95
薩滿教介紹 薩滿教祭祀活動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于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蒙古語族、突厥語族的許多民族中。其對這些民族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習俗等各個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因為通古斯語稱巫師為薩滿,故得此稱謂。薩滿曾被認為有控制天氣、預言、解夢、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獄的能力。
宗教教派
2895 40
佛教簡介 佛教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
公元前6世紀時釋迦牟尼創建佛教于古印度,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就其傳播的路線而言,它可以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就其在不同發展階段上形成的教理和儀軌、強調重心和特征而言,可以分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佛教在傳播至亞洲各地之后,很快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既有其世界性大宗教的同一特性又不失各民族自身差異性的宗教文化體系。
宗教教派
5336 122
儒教簡介 儒教歷史
儒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禮為本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以天子為宗教領袖,以孔子為先師,以詩書禮樂易春秋中的神道設教。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稱為三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儒教自漢代以來被奉為官學,其后各主要朝代或歷史時期,都是官方指導思想。基本特點:1.宗師孔子,視其言行如最高準則。2.以《詩》、《書》、《樂》、《禮》、《易》、《春秋》為經典。3.提倡仁義,以為行為準則。4.維護君臣、父子、夫婦、兄弟等倫常關系。
宗教教派
1862 39
印度教簡介 印度教傳說
廣義的印度教包括吠陀宗教、婆羅門教及新婆羅門教諸歷史階段。此處僅指新婆羅門教,即從中世紀初復興后發展延續至今的印度教。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現存宗教,除主要分布在印度外,在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尼、斐濟、非洲和歐美都有較小的印度教徒社團。印度教的法典有《摩奴法典》、《耶阇納瓦爾基耶法典》及《那羅陀法典》。印度教三大神祗為梵天、濕婆和毗濕奴。
宗教教派
1471 30
東正教簡介 東正教影響
東正教,國際通稱“正教會”或“東正教會”,官名“正統大公教會”,與天主教、新教并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是基于正統派神學并強調自身正統性的宗徒繼承教會。東正教自主教會有15個,不承認羅馬教皇的權威和領導,它自設牧首區,牧首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輔祭。在信仰教義上,東正教特別重視對圣母瑪麗亞的崇拜,強調得救不僅依靠天主,而且依靠自身的善行。在中國暫歸入中國基督教,無獨立宗教地位。
宗教教派
8535 25
神道教簡介 神道教歷史
神道教簡稱神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為主,屬于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也賦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公元五至八世紀吸收中國儒家與佛教學說后,漸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神道教至今仍是日本人民崇信的宗教,占人口的80%。嚴格說來,神道教并沒有經典可尋,若要列出具代表性的經典,《古事記》與《日本書紀》兩部古書可勉強稱為神道教經典。
宗教教派
5643 49
猶太教簡介 猶太教歷史
猶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經受多次亡國和流散的凄慘遭遇,猶太人發展了對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進而自稱為真神的特選子民。猶太教的經典是希伯來文《圣經》及口傳律法匯編《塔木德》。猶太教律法有種種戒規,如:凡母親為猶太人,其子女即為猶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禮,作為與上帝立約的標志等。猶太教在飲食方面亦有諸多禁忌。古代猶太教以七連燭臺為標志,中世紀后期改用大衛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宗教教派
5423 47
道教簡介 道教歷史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它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煉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的一種有組織的宗教。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道教在明清時期趨于衰落,地位下降。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道教勸善書有《太上感應篇》、《陰騭文》等。
道教 宗教教派
1萬+ 143
格魯派介紹 格魯派六大寺院
格魯派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藏語“格魯”一詞漢語意譯為善規,指該派倡導僧人應嚴守戒律,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該派奉宗喀巴大師為祖師,宗喀巴于1402年和1406分別年寫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為創立格魯派奠定了理論基礎。宗喀巴原為噶當派僧人,故該派又被稱為新噶當派。格魯派既具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嚴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來居上,成為藏傳佛教的重要派別之一。
宗教教派
5433 50
噶舉派介紹 噶舉派歷史發展
薩迦寺是藏傳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至今仍是藏傳佛教中藏書最為豐富的一座寺院,是藏傳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創立者先后有兩人。一是瓊布朗覺巴,一是瑪爾巴譯師。這一派支系眾多,有達波噶舉和香巴噶舉兩大傳承。藏語“噶舉”一詞也是教授傳承的意思,而且它還蘊含著繼承師長傳給的重要教授之深層意義,所以有關這一宗派的名稱,還是用“噶舉”一詞更能表達其中所蘊含的深層意義。
宗教教派
3720 45
薩迦派介紹 薩迦派寺院
薩迦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 薩迦派有血統、法統兩支傳承,創立于11世紀,創始人昆·貢卻杰布。元代以后,薩迦派內又出現俄爾、貢噶、察爾3個支派。此外薩迦派的重要寺院還有四川德格的貢欽寺,青海玉樹的結古寺、稱多縣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爛陀寺,今錫金境內的結蔡寺等。薩迦派采用款氏家族世代相傳的傳承方法。代表人物有薩迦五祖。
宗教教派
4720 54
寧瑪派介紹 寧瑪派寺院介紹
寧瑪派(rnying-ma-ba)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一個派別。 “寧瑪”(rnying-ma)藏語意為“古”、“舊’,該派以傳承弘揚吐蕃時期譯傳的舊密咒為主,故稱為“舊”;其法統與吐蕃時期的佛教有直接傳承關系,歷史淵源早于后弘期出現的其他教派,故稱為“古”。寧瑪派即古派或舊宗派,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教派,寧瑪派主要傳承為:敏卓林寺、噶陀寺、多吉札寺、白玉寺、雪謙寺、卓千寺等六大寺系。
宗教教派
5660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