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昭(zhao)覺寺
0
票數:0 #佛教寺廟#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提供, 反饋
昭覺寺位于成都市北郊5公里,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殿宇規模宏大,林木蔥蘢,為成都著名古剎之一,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四川重點佛教寺院,也是我國重點的佛教活動場所,更有川西“第一禪林”之譽。其主要建筑有: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先覺堂、圓覺堂、御書樓、觀音閣、涅磐堂、藏經樓和圓悟禪師墓園等;藏經樓里有眾多年代久遠具有歷史和文物價值的經書,不對外開放。
  • 門票參考: 免(mian)費
  • 所在地/隸屬: 四川省成(cheng)都市成(cheng)華區(qu)昭青路333號
  • 開放時間: 8:00~17:00
  • 適宜季節: 全年
  • 建議游玩時間: 1~2小時
附近有 103 個景點: 成都動物園(1km)    成都市動物園(1km)    成都鳳凰山(3km)    陽元石(4km)    成都鳳凰山機場(4km)    成都站(4km)    成都龍湖北城天街(4km)    孟知祥墓(4km)    大熊貓博物館(5km)    活水公園(5km)    成都五丁橋(5km)    成都城北客運中心(5km)    成都龍之夢新城(5km)    成都市東郊記憶旅游景區(5km)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5km)    文殊院(5km)    成都市成華區拾野自然博物館(6km)    成都市成華區文化館(6km)    成都市文化館(6km)    成都戰役烈士陵園(6km)    成都南門大橋(6km)    天府熊貓塔(四川廣播電視塔)(6km)    成都北湖濕地公園(6km)    成都海洋館(6km)    成都北歐圣誕主題樂園(6km)    御嶺灣(6km)    香薰山谷(6km)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6km)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6km)    成都新華公園旅游景區(6km)    龍潭寺(四川省成都市)(6km)    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6km)    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6km)    百麗宮影城(7km)    四川省文化館(7km)    成都華僑城大劇院(7km)    四川大劇院(7km)    皇城清真寺(7km)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7km)    SAC四川航空廣場(7km)    明宇金融廣場(7km)    成都小通巷(7km)    成都麥魯小城(7km)    成都萬象城(7km)    IFS國際金融中心(7km)    成都遠洋太古里(7km)    科甲巷(7km)    春熙路(7km)    成都植物園(7km)    成都市博物館(7km)    天府廣場(7km)    平安橋天主教堂(7km)    江南館街街坊遺址(7km)    王建墓(7km)    四川科技館(7km)    大慈寺(四川省成都市)(7km)    成都永陵博物館(7km)    五鳳溪·坡坡上戶外探險樂園(8km)    成都文化公園(8km)    四川省川劇院(8km)    安順廊橋(8km)    成都人民公園(8km)    九眼橋(8km)    張采芹故居(8km)    成都市圖書館(8km)    一品天下美食旅游商業街(8km)    十二橋烈士墓(8km)    水井街酒坊遺址(8km)    十二橋遺址(8km)    成都寬窄巷子景區(8km)    成都歡樂谷(8km)    青羊宮(四川省成都市)(8km)    成都水井坊博物館(8km)    成都鴛鴦樓(9km)    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9km)    望仙橋(9km)    漢昭烈帝劉備陵寢(9km)    四川大學紅樓(9km)    五塊石汽車站(9km)    成都汽車總站(9km)    送仙橋古玩一條街(9km)    百花潭公園(9km)    塔子山公園(9km)    望江樓公園(9km)    成都錦里(9km)    四川大學早期建筑(9km)    望江樓古建筑群(9km)    成都市新都區錦門絲綢商貿旅游小鎮景區(9km)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9km)    成都隋唐窯址博物館(9km)    四川易園園林藝術博物館(9km)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9km)    四川博物院(9km)    四川大學(9km)    天晴智慧佳教育培訓基地(10km)    成都人民南路(10km)    成渝立交橋(10km)    成都來福士廣場(10km)    成都萬達廣場(10km)    武侯祠橫街(10km)    浣花溪公園(10km)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10km)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昭覺寺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價格參(can)考
介紹(shao)攻(gong)略

基本介紹

昭(zhao)覺寺(si)位于北門(men)外青龍(long)場,素(su)有川西“第一叢林”之(zhi)稱。自貞觀年(nian)間(jian)(jian)建(jian)寺(si)以來,高僧輩出,清(qing)朝康熙年(nian)間(jian)(jian),由(you)破山和(he)尚(shang)重建(jian)。東南亞(ya)地區(qu)和(he)日本佛教徒大多把該寺(si)視為(wei)祖庭。

與成都動物園相鄰(lin)的(de)(de)昭(zhao)(zhao)覺寺(si),香火鼎盛,創建于唐朝貞觀(guan)年間,初(chu)名(ming)“建元(yuan)寺(si)”,唐宣宗時賜名(ming)“昭(zhao)(zhao)覺”,素(su)有川西“第一(yi)禪(chan)林”之稱。在(zai)(zai)昭(zhao)(zhao)覺寺(si)中,藏有一(yi)尊近代(dai)的(de)(de)“千(qian)手(shou)觀(guan)音”木雕像,整(zheng)齊舉起的(de)(de)手(shou)如同(tong)密集(ji)的(de)(de)灌木伸向神秘(mi)的(de)(de)空間,觀(guan)世音的(de)(de)頭像層(ceng)層(ceng)疊疊地藏在(zai)(zai)其中。

昭(zhao)覺寺不(bu)僅在(zai)中(zhong)國(guo)佛(fo)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zai)中(zhong)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zuo)出(chu)過突出(chu)貢獻。至今,日(ri)本(ben)(ben)和東(dong)南亞一帶(dai)的(de)許多(duo)佛(fo)教寺廟(miao)還(huan)把(ba)昭(zhao)覺寺視為祖(zu)庭。著(zhu)名高僧圓(yuan)悟(wu)禪(chan)師所(suo)寫的(de)《碧巖錄》、《圓(yuan)悟(wu)心(xin)要》被列(lie)入日(ri)本(ben)(ben)的(de)大正藏。他所(suo)著(zhu)《茶(cha)禪(chan)一味》傳入日(ri)本(ben)(ben)300余年,至今還(huan)被日(ri)本(ben)(ben)茶(cha)道界(jie)奉為至寶。

寺內建筑

北宋真宗大中(zhong)祥符元年(1008年),休夢法(fa)師五世法(fa)嗣延(yan)美(mei)禪師住持(chi)昭覺,用了(le)30多年的(de)時間進行(xing)全面修復,殿(dian)堂房舍增至(zhi)300余間,建有大雄(xiong)寶殿(dian)、唱梵堂、羅漢堂、六祖堂、翊善堂、列(lie)宿堂、大悲堂、輪藏閣等主體建筑(zhu),塑像(xiang)、畫像(xiang)、碑記、寺額等恢復舊貌。

寺(si)(si)內(nei)經濟實力雄厚。李(li)畋《重修昭覺(jue)(jue)寺(si)(si)記》中載道:“供食之(zhi)(zhi)豐潔,法席之(zhi)(zhi)華煥,時一大會,朝飯千眾,累(lei)茵(yin)敷座,未(wei)有一物,愛假外求”。宋(song)神宗元(yuan)豐末年(nian)(1085年(nian)),禪(chan)宗臨宗禪(chan)師純白任昭覺(jue)(jue)寺(si)(si)住(zhu)持(chi),開堂說法,從者甚多,被稱為“西川(chuan)第(di)一禪(chan)林(lin)”。宋(song)徽宗崇寧年(nian)間(1102-1106年(nian))及宋(song)高宗紹興初年(nian)(1131年(nian)),圓悟(wu)克勤(原號佛果克勤)兩度(du)住(zhu)持(chi)昭覺(jue)(jue)寺(si)(si),紹興五年(nian)(1135年(nian))在(zai)昭覺(jue)(jue)寺(si)(si)圓寂。至今寺(si)(si)內(nei)尚存圓悟(wu)禪(chan)師墓。

建筑布局

建筑格局

昭覺寺位于成(cheng)(cheng)都市二環(huan)路外動物(wu)園背后的(de)青(qing)龍場,與(yu)成(cheng)(cheng)都動物(wu)園相(xiang)連,據老人們說動物(wu)園當(dang)年(nian)都是(shi)寺廟的(de)一部分,可(ke)見(jian)昔日寺廟的(de)壯觀。

“第一禪林(lin)”便(bian)是(shi)現昭(zhao)覺(jue)(jue)寺(si)的(de)大門(men)。原來有著“昭(zhao)覺(jue)(jue)寺(si)”匾(bian)額的(de)大門(men)緊鄰動物(wu)園(yuan),游(you)客反而很難(nan)注意到。昭(zhao)覺(jue)(jue)寺(si)整(zheng)體布局非常完(wan)善(shan)。中軸線由大山門(men)、八角亭、天王殿(dian)(dian)、大雄寶殿(dian)(dian)、藏經樓(lou)組成,兩(liang)側是(shi)觀音閣、御書樓(lou)、石佛殿(dian)(dian)(涅(nie)槃(pan)堂)、大師殿(dian)(dian)(御書樓(lou))、先(xian)覺(jue)(jue)堂、鐘樓(lou)、鼓樓(lou)、普同塔院、圓悟禪師塔、禪堂、客堂、僧房、齋(zhai)堂、放生池等等,穿過寬敞(chang)的(de)林(lin)蔭道,便(bian)是(shi)八角亭,之后是(shi)第一座大殿(dian)(dian)“天王殿(dian)(dian)”。

天王殿內供奉彌勒(le)佛、四大天王像等。天王殿前的石橋較為(wei)古老(lao),是所存不多的歷(li)史遺跡。

大雄寶(bao)殿內(nei)供奉著漢(han)白(bai)玉雕塑三身佛(fo)(fo)像。分別是(shi)“毗盧(lu)遮那佛(fo)(fo)”、“盧(lu)舍那佛(fo)(fo)”、“釋迦(jia)牟尼(ni)佛(fo)(fo)”,三身佛(fo)(fo)兩(liang)旁(pang)侍立著阿難(nan)、迦(jia)葉立像。大殿兩(liang)側是(shi)神態各(ge)異的(de)(de)(de)十(shi)八羅(luo)漢(han)像。大雄寶(bao)殿外有個(ge)著名的(de)(de)(de)所在,叫(jiao)做“樹包碑(bei)”。這(zhe)是(shi)棵(ke)有著千年(nian)樹齡(ling)的(de)(de)(de)大樹,在這(zhe)大樹的(de)(de)(de)里面包有一(yi)個(ge)石碑(bei)。據說當年(nian)昭覺寺(si)(si)(si)的(de)(de)(de)道魁(kui)祖(zu)師所留(liu)遺偈,“樹包碑(bei),椰瓢飛,柱頭落地祖(zu)師歸”,后來(lai)全(quan)部應驗(yan)(yan)。因此這(zhe)個(ge)樹包碑(bei)便成了寺(si)(si)(si)內(nei)的(de)(de)(de)佛(fo)(fo)法應驗(yan)(yan)處。圓通寶(bao)殿造型是(shi)昭覺寺(si)(si)(si)獨有的(de)(de)(de),屬(shu)于寺(si)(si)(si)內(nei)標志性建筑。

藏(zang)經樓里有眾(zhong)多年(nian)代久遠(yuan)具有歷(li)史和文(wen)物價值的(de)經書,不對外開放。

布局調整

天王殿(dian)內,新塑(su)了彌勒佛、四大天王像(xiang)、木雕接引(yin)佛像(xiang)。

觀(guan)音(yin)閣內,塑了三(san)大士、四祖師及壁塑十八羅漢漂海像。

韋馱殿(dian)中,供奉著地(di)藏、韋馱和十二圓(yuan)覺像。

先覺堂,供奉本寺開山祖師破山、圓悟、丈雪(xue)法師塑像。

藏(zang)經(jing)樓,供奉玉佛像、珍藏(zang)經(jing)典、文物。

到1986年,先后(hou)有80多名僧(seng)人來到昭覺寺(si),其(qi)中(zhong)(zhong)60歲以上的僧(seng)人16名,31歲至60歲的僧(seng)人44名,30歲以下青(qing)年僧(seng)人21名。他們中(zhong)(zhong)間,有大(da)學(xue)學(xue)歷的3人,高中(zhong)(zhong)文化(hua)程度(du)的45人,小學(xue)畢業或識字的29名。僧(seng)人們推(tui)選了(le)四川省佛教協會(hui)會(hui)長(chang)清定法師擔任昭覺寺(si)方丈(zhang),昭覺寺(si)現任方丈(zhang)為慈青(qing)和尚。

昭覺寺不僅(jin)在(zai)中國佛教史上(shang)(shang)占有重要位置(zhi),在(zai)中外文化交流史上(shang)(shang)也作出過突(tu)出貢(gong)獻。至(zhi)今(jin),日本(ben)和東南亞(ya)一(yi)帶(dai)的(de)許多佛教寺廟還把昭覺寺視(shi)為(wei)祖庭(ting)。著名高僧(seng)圓悟(wu)禪師所寫的(de)《碧巖(yan)錄》、《圓悟(wu)心要》被(bei)列(lie)入(ru)日本(ben)的(de)大正藏。他所著《茶禪一(yi)味》傳入(ru)日本(ben)300余年,至(zhi)今(jin)還被(bei)日本(ben)茶道界奉為(wei)至(zhi)寶(bao)。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

08:00~17:00

寺(si)內素(su)餐(can)廳(ting)素(su)香齋每日11:30-13:30供應(ying)素(su)菜

交通指南

乘坐(zuo)1、49、53、71、83、85、87、90、156、530路公交(jiao)到(dao)昭(zhao)覺寺公交(jiao)站(zhan)下(xia)車,往(wang)昭(zhao)覺寺客運站(zhan)方向走,到(dao)昭(zhao)青橫路左拐,再左轉(zhuan)上昭(zhao)青路,即到(dao)昭(zhao)覺寺

歷史沿革

昭覺寺在漢朝是眉州(zhou)司馬董常的故宅,宅號“建(jian)元”。

唐朝貞觀年間,初名“建(jian)元寺(si)”。

唐宣宗時(shi)賜名“昭覺(jue)”。

唐僖宗乾符(fu)四年(nian)(877年(nian)),唐代高(gao)僧、禪宗曹洞宗傳人休夢禪師任(ren)建(jian)元寺(si)住持(chi),他(ta)興工(gong)構殿,擴(kuo)建(jian)寺(si)廟,并奉旨改寺(si)名為“昭覺”。

休夢禪師在(zai)昭(zhao)覺寺住持(chi)23年,他(ta)言峻機悟,啟(qi)人思(si)維,曾應召為(wei)僖(xi)(xi)宗說法,僖(xi)(xi)宗賜他(ta)紫磨(mo)納衣三事,龍風毯(tan)一件,寶器盛辟(pi)支(zhi)佛牙一函(han)。

五代十國(guo)時(shi),戰亂迭(die)起,昭覺寺僅存(cun)“房舍五間,田(tian)土三百(bai)廛”。后殿堂(tang)衰頹,寺廟(miao)荒蕪(wu)。

地圖坐標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信(xin)息存儲空(kong)間(jian)(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shi)注冊用(yong)戶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bu)代表本站(zhan)觀(guan)點,更不(bu)表示本站(zhan)支(zhi)持購買和交(jiao)易,本站(zhan)對網頁中(zhong)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實(shi)性(xing)、適用(yong)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不(bu)負責。版權歸原作者(zhe)所(suo)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di)一(yi)時間(jian)(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368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83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