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

世界十大恐怖酸雨事件 史上最嚴重的酸雨災害 著名酸雨煙霧事件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4-04-07 評論 0
酸雨是一種可怕的災害,對生態環境、建筑設施、人體健康都會造成巨大危害。那么,你知道世界上關于酸雨污染的事件有哪些嗎?本文中,買購網編輯帶來了一份世界著名酸雨事件名單,其中包括北美死湖酸雨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歐洲黑三角地帶事件、20世紀80年代重慶南山酸雨事件等。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 01
    北美死湖酸雨事件 受影響的水域達8.8萬平方公里
    綜合指數:97.9
    02
    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數萬公頃森林被侵蝕
    綜合(he)指(zhi)數:97.2
    03
    歐洲黑三角地帶事件 最嚴重的酸雨事件之一
    綜合指(zhi)數:96.5
    04
    20世紀(ji)80年代(dai)重慶南山酸雨 中國首個因酸雨造成的急性傷害事件
    綜合指數:95.8
    05
    1967年(nian)美國俄(e)亥(hai)俄(e)河一座大橋坍塌 造成46人死亡
    綜(zong)合指數:95.1
    06
    1998年中國南極長城站酸雨檢測 南極發現酸雨
    綜合指(zhi)數:95.0
    07
    20世(shi)紀80年代挪威科學家北極酸雨檢(jian)測 北極發現酸雨
    綜合指(zhi)數(shu):94.3
    08
    1979年美國酸雨檢(jian)測pH值(zhi)1.5 酸雨降落中最嚴重記錄
    綜(zong)合指數:93.6
    09
    1974年4月英國蘇(su)格(ge)蘭酸(suan)雨(yu) 最嚴重酸雨記錄之一
    綜合指數:92.9
    10
    1872年英(ying)國化學家史密斯(si)發現(xian)倫敦酸雨(yu) 最早提出酸雨一詞
    綜合指(zhi)數:92.2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排排榜,是參(can)考新聞媒體報道,并依據(ju)降水酸堿度(PH值)、降水強度、破壞強度、受災情況(kuang)(受影(ying)響(xiang)地區/經濟(ji)損失)、防治措施、社會影(ying)響(xiang)等多項信息(xi)綜合總結得出。榜單僅供(gong)參(can)考,數(shu)據(ju)截(jie)止至2023年3月29日(ri),買購網編輯歡迎大家評論/指正。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
受影響的水域達8.8萬平方公里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地區出現大面積酸雨區,美國受酸雨影響的水域達3.6萬平方公里,共約有9400個湖泊酸化變質,而加拿大受酸雨影響的水域5.2萬平方公里,5000多個湖泊明顯酸化。其中部分湖泊因酸性過強,導致各種生物幾乎全部死亡而成為一潭死水。作為世界著名酸雨事件,該事件不僅引發了美、加兩國的外交爭端,也引起了各國政府和科技工作者對大氣污染成因及治理的重視。【 詳細>>】
數萬公頃森林被侵蝕
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是指受酸雨影響,而引發西德740萬公頃森林相當一部分遭受污染而枯死的災害。截至1983年,每年枯死蓄積量超過同年森林生長量的21%,34%染上枯死病,先后有80多萬公頃森林被毀。在巴伐利亞國家公園,由于酸雨的影響,幾乎每棵樹都得了病,景色全非。德國重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導致了許多地區受到酸雨的侵蝕,以致于有了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詳細>>】
最嚴重的酸雨事件之一
1980年一場寒流襲擊了歐洲。在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接壤處蘇臺德山脈的“黑三角地帶”,大片早已被酸雨侵蝕得表皮剝離的枯黑林木,沒能耐受住這場寒流,像一盤骨牌般紛紛倒下。這片三角地帶曾是化工廠、煉鋼廠、煤礦集中的地方,由于工業廢棄物和硫酸化合物的高濃度排放,這里的降水比正常pH值的酸度高出十幾倍,是酸雨侵害最為嚴重的地方之一。酸雨給這片曾經每年可接待600萬觀光客的國立公園帶來了致命性打擊。【 詳細>>】
4、20世紀80年代重慶南山酸雨
中國首個因酸雨造成的急性傷害事件
世界十大酸雨事件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重慶南山地區發生中國首次因酸雨造成的急性傷害事件,大量馬尾松突然死亡,占到整片林區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1985至1986年,專家對該事件進行了研究、測定,結果表明:重慶南山馬尾松地區酸雨頻率100%,平均pH值4.2—4.4,最低pH值3.6—4.0;土壤酸化程度較重(pH3.7—4.0),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的輸入。
5、1967年美國俄亥俄河一座大橋坍塌
造成46人死亡
1967年,美國俄亥俄河上的橋倒塌,造成46人死亡,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酸雨的腐蝕。1967年,美國俄亥俄河上一座大橋突然坍塌,橋上許多汽車和行人掉入河中,造成46人死亡。事故的原因就是酸雨侵蝕大橋,使大橋鋼梁和螺釘腐蝕銹壞,影響了橋體承壓能力,因此直接導致斷裂。這是美國最嚴重的酸雨事件之一。
6、1998年中國南極長城站酸雨檢測
南極發現酸雨
據中國南極長城站消息,中國第14次南極考察的科研人員,于1998年在西南極喬治王島上的中國南極長城站測得PH值為5.46的酸性降水,這是1998年上半年測得的第8次PH值小于5.6的酸性濕沉降。一系列數據足以證明:南極地區存在酸雨,已不是人們所想象的“凈土”。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南極是一個無污染、無病毒、無細菌的“三無”世外桃源,然而酸雨的出現,對南極生態環境、人體健康均產生負面影響。
7、20世紀80年代挪威科學家北極酸雨檢測
北極發現酸雨
北極和南極終年冰雪,人跡罕見,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挪威科學家在北極圈內大面積地區都測到酸雨(酸雪)。這些酸雨是哪兒來的呢?挪威科學家們認為是前蘇聯南部工業區排放的大氣酸性物質,隨氣流幾千公里飄移到此地。榜單maiGoo小編著?。這些酸性降水所含的酸性物質,可能來自更遠的距離。看來,酸雨不但沒有國界,也沒有洲界。
8、1979年美國酸雨檢測pH值1.5
酸雨降落中最嚴重記錄
只要是pH值在5.6以下的雨就是酸雨。酸雨是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過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質,形成的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在世界范圍內,酸雨最為嚴重的地區是在歐州、美國和加拿大。1979年,美國西維吉尼亞州檢測到pH值為1.5的酸雨,這是現階段酸雨降落中最嚴重的記錄。
9、1974年4月英國蘇格蘭酸雨
最嚴重酸雨記錄之一
1974年4月英國的蘇格蘭,曾測到pH值為2.4的酸雨,這是酸雨降落中最嚴重的記錄之一,雨水的酸度打破了當時的世界記錄。其含酸量幾乎及于檸檬汁,比醋還要酸,比正常雨水的含酸量高好幾百倍。酸雨不僅污染水域,還影響樹木的生長、破壞土壤、危害農作物;破壞城市建筑物、機器、橋梁;腐蝕名勝古跡及雕塑。
10、1872年英國化學家史密斯發現倫敦酸雨
最早提出酸雨一詞
“酸雨”一詞最早是英國化學家史密斯于1872年提出的,當時他分析了倫敦地區的雨水,發現其偏酸性。自那之后,人們對“酸雨”一詞的使用越來越多,用來指代那些被酸(例如硫酸、硝酸)污染的雨、雪、雨夾雪或其他降水形式。羅伯特·安格斯·史密斯是19世紀著名的化學家和環境學家,他曾擔任英國中央堿督察局第一任首席督察官,對化學氣候學做出過開創性貢獻。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注明(ming)“MAIGOO編(bian)輯(ji)上傳提供(gong)”的所有作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wang)原創、合(he)法擁(yong)有版權(quan)或(huo)有權(quan)使用的作品(pin),未經(jing)本(ben)網(wang)(wang)(wang)授(shou)權(quan)不得轉載(zai)、摘編(bian)或(huo)利(li)用其它(ta)方(fang)式使用上述作品(pin)。已經(jing)本(ben)網(wang)(wang)(wang)授(shou)權(quan)使用作品(pin)的,應在授(shou)權(quan)范圍內使用,并(bing)注明(ming)“來源:MAIGOO網(wang)(wang)(wang)”。違反上述聲明(ming)者(zhe),網(wang)(wang)(wang)站會追責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