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袋泡茶是誰發明的 袋泡茶的由來與發展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天空之城 上傳提供 2023-04-26 評論 0
摘要:袋泡茶沖泡方便、快捷,是現在上班族喝茶的首選。但在袋泡茶發明之前,人們都是要自己手工泡茶,十分費時,在快節奏的社會,袋泡茶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那么你們知道袋泡茶是誰發明的?下面將介紹袋泡茶的由來與發展,一起了解下吧。

一、袋泡茶是誰發明的

袋泡茶是(shi)一種茶(cha)(cha)葉,發(fa)明者一般認為是(shi)美國(guo)紐約茶(cha)(cha)商(shang)湯姆斯·沙利(li)文。有關專利(li)資(zi)料顯示,1903年(nian)(nian)已經出現(xian)手工縫制(zhi)的絲(si)綢(chou)棉布袋(dai)。據信,1904年(nian)(nian)袋(dai)泡茶(cha)(cha)在商(shang)業上(shang)已經獲得成功。坊間流傳1908年(nian)(nian)發(fa)明袋(dai)泡茶(cha)(cha),當為誤傳。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天空之城"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二、袋泡茶的由來與發展

有一種說法是1904年美國紐約商人湯姆斯·沙利文為了擴大銷售,用一種小絲袋裝茶葉作為樣品寄給買主。有一位買主收到樣品后偶然疏忽,連絲袋一道放在杯子里浸泡,結果完全出人意料——他的客戶認為茶葉裝在小絲袋里使用很方便,定貨紛至沓來。然而交貨后,客戶又大失所望——茶葉依然是散裝的,并沒有那種方便的小絲袋,于是引起了抱怨。蘇里萬畢竟是一個聰明的商人,從這件事得到了啟示,很快用一種薄紗布代替絲綢制成小袋,加工成一種新型小袋裝茶葉,很受消費者歡迎。這個小小的發明給蘇里萬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世界上第一批袋泡茶就這樣產生了!

自誕生之日(ri)起,袋泡(pao)茶(cha)經歷了種種改變。此后,沙利文(wen)對袋泡(pao)茶(cha)作了一次改動。當時,飲(yin)茶(cha)者(zhe)抱怨綢質袋子網眼太密,茶(cha)葉風味不(bu)能充分、快速地滲透到開水中(zhong)。于是,沙利文(wen)用(yong)(yong)絲綿織成的(de)薄(bo)紗紙取(qu)代絲綢。1930年,美(mei)國人(ren)威廉·赫爾曼(man)松獲得熱(re)封紙質茶(cha)袋的(de)專利權。這一設計工藝至今仍然在使用(yong)(yong)。

在英國,泰(tai)特利茶(cha)(cha)葉公司1953年開始批(pi)量生產袋泡茶(cha)(cha)并(bing)不斷改進(jin)茶(cha)(cha)包設計(ji)。1964年,茶(cha)(cha)包材質(zhi)被改進(jin)得更(geng)(geng)為(wei)細致,這也使得袋泡茶(cha)(cha)更(geng)(geng)為(wei)暢銷。如今(jin),每個茶(cha)(cha)包上大約(yue)有2000個微型孔,使茶(cha)(cha)葉充分(fen)溶入沸水中。

1989年,泰特利茶葉公司一改標準的方形茶包設計,推出圓形茶包。幾年后,泰特利茶葉公司又推出帶束繩的茶包,且茶包中有30種(zhong)不(bu)同的(de)茶葉。此(ci)外,金字(zi)塔形茶包、尼龍茶包先后進入英(ying)國市(shi)場。

英國茶委員會主席(xi)威廉·戈曼說:“如今,生活節奏快,人們沒(mei)有(you)那么多時(shi)間也沒(mei)不愿(yuan)意(yi)自己動手泡茶。”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yong)戶(hu)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zhang)/文字(zi)均是(shi)注冊用(yong)戶(hu)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gui)原(yuan)作者所(suo)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he)問題(ti),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zai)第一(yi)時(shi)間刪(shan)除(chu)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ye)上(shang)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業信息等(deng)),非(fei)經(jing)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天空之城
注冊用戶-時尚界的美少女的個人賬號
關注
頁面相關分類
裝修居住/場景空間
生活知識百科分類
地區城市
更多熱門城市 省份地區
人群
季節
TOP熱門知識榜
知識體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