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問答】籃球起源于哪個國家?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時間如梭 上傳提供 評論 0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當時,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們缺乏室內進行體育活動的球類競賽項目,奈史密斯便從工人和兒童用球向“桃子筐”投準的游戲中得到啟發,設計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健身房內兩端看臺的欄桿上,桃籃口水平向上,籃筐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約10碼),用橄欖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后,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后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長一段時間之后,經過奈史密斯與同事們反復商量才定名為“籃球”。

1893年鐵質球籃取代了桃籃并掛上了線網。1895年籃筐開始固定在4×6英尺的籃板上并逐漸深入場內。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籃命中后都需要將球從籃筐內撈出太麻煩,于是人們將籃網底部剪開,形成了近似現代的籃板和球籃。
發展

1892年(nian),奈(nai)史密(mi)斯(si)制(zhi)定出18條(tiao)簡(jian)易規(gui)則,籃球運動進入對抗比賽的階段,產生了裁判員。

1893年,形成近(jin)似現代的籃(lan)板球、籃(lan)圈和籃(lan)網(wang),定(ding)為每隊上場5人。

1896年,籃球由天津中華基督(du)教青年會傳入中國,隨后(hou)在(zai)北京、上海基督(du)教青年會里也有(you)了此項(xiang)活動。

1904年,美國青年會(hui)男子籃球隊在第3屆(jie)圣路易(yi)斯奧運會(hui)上第1次進行(xing)了(le)籃球表演(yan)賽。

1908年(nian),美國(guo)制定了全國(guo)統(tong)一(yi)的籃球規則,并有多種(zhong)文字(zi)出(chu)版,發(fa)行于全世界(jie),籃球運動(dong)逐漸傳遍美洲(zhou)、歐洲(zhou)和(he)亞洲(zhou),成(cheng)為(wei)一(yi)項世界(jie)性運動(dong)項目。

國際籃球聯合會會標

1932年(nian)6月18日(ri),在瑞士日(ri)內瓦(wa)成立了(le)國際(ji)業余籃球聯合會(hui)(FIBA);同年(nian),國際(ji)籃聯以美國大學(xue)使(shi)用的(de)籃球規(gui)則(ze)為基(ji)礎(chu),制定了(le)第一份世界統一的(de)競(jing)賽規(gui)則(ze)。

1936年,第(di)11屆柏林奧運(yun)會(hui)將男子(zi)籃球(qiu)(qiu)列為正式比賽(sai)(sai)項目,并統一了世界籃球(qiu)(qiu)競賽(sai)(sai)規(gui)則。此屆奧運(yun)會(hui)籃球(qiu)(qiu)比賽(sai)(sai)在室(shi)外網球(qiu)(qiu)場進行,最(zui)后美國(guo)隊以19∶8戰勝(sheng)加拿(na)大,奪得了奧運(yun)會(hui)第(di)一枚籃球(qiu)(qiu)比賽(sai)(sai)的金牌。

20世紀(ji)三四十年代,籃球運動規(gui)則多(duo)次修改(gai),促進了(le)籃球攻防(fang)戰(zhan)術的變化運用(yong),提高(gao)了(le)攻防(fang)的速度。

1948年,第14屆倫敦奧(ao)運會舉行(xing)(xing)了第二次奧(ao)運會籃(lan)球比賽(sai),共有23個隊參加,是奧(ao)運會籃(lan)球史(shi)上參賽(sai)隊最多的(de)一屆,比賽(sai)移(yi)至室內球場(chang)進行(xing)(xing)。

1950年(nian),舉行首屆世界籃球錦標賽。

1953年,舉行首屆世(shi)界女(nv)子(zi)籃球錦標賽。

20世紀50年代,世界各(ge)強隊普遍重視(shi)和發展高度,高大隊員在高空爭奪中占(zhan)有明顯的優勢,但靈(ling)活性差,技術單調,籃下死(si)打硬攻(gong),因(yin)而(er)戰術呆(dai)板,使比賽速(su)度受到影響。

1956年,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籃(lan)球(qiu)賽(sai)水平有了(le)提高。美國隊(dui)在整個比賽(sai)中創下了(le)4場球(qiu)得(de)分超百分的紀錄,而且以緊(jin)逼性夾(jia)擊防守戰術,瓦(wa)解(jie)了(le)蘇(su)聯等(deng)隊(dui)控制(zhi)球(qiu)的戰術;同年,國際籃(lan)聯對規(gui)(gui)則(ze)進行了(le)修改,擴大(da)了(le)限制(zhi)區,增加了(le)30秒和干擾球(qiu)規(gui)(gui)則(ze)。

20世紀70年代,投(tou)(tou)籃技術中出現(xian)了空中換(huan)手投(tou)(tou)籃,各(ge)種單、雙手扣籃。

1976年,第21屆蒙(meng)特利(li)爾奧(ao)運會將(jiang)女(nv)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sai)項目。

20世紀80年(nian)代以來,籃球運動在高水(shui)平(ping)上全面(mian)攻守對(dui)抗,同(tong)時,技術全面(mian)、特長突出的明星隊員在隊內的作用舉足輕重。

1992年(nian),巴塞羅那奧運會開(kai)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2012年,籃球(qiu)世(shi)錦賽正式更名為籃球(qiu)世(shi)界杯。

2014年,第一(yi)屆籃球世(shi)界杯在西班牙舉行;9月15日(ri),美國(guo)以129-92的比分(fen)大勝(sheng)塞爾維亞奪冠。

參考答案來源
  • 來源網站

    籃球(qiu)起源于美國,是由詹姆斯·奈(nai)史密斯發明的。

    詹(zhan)姆斯·奈(nai)史密斯(James Naismith )博士(1861-1939),加拿大(da)安大(da)略(lve)省人,后加入美國籍(ji) 。是籃球(qiu)(qiu)運動的發明者,被譽為“籃球(qiu)(qiu)之(zhi)父(fu)”。

  • 來源網站

    美國。

    1891年(nian)12月初(chu)在美(mei)國馬薩諸塞(sai)州斯(si)(si)普林(lin)菲爾德市基(ji)督教青年(nian)會國際訓(xun)練學校(xiao)(后(hou)為(wei)春田學院),由(you)該校(xiao)體育(yu)教師詹姆斯(si)(si)·奈史(shi)(shi)密斯(si)(si)博士發(fa)明(ming),當年(nian)的(de)籃球(qiu)規則只(zhi)有13條,奈史(shi)(shi)密斯(si)(si)博士于1939年(nian)去世,終年(nian)78歲(sui)。他未(wei)曾料(liao)到,由(you)他創建(jian)的(de)籃球(qiu)項目竟然在二百(bai)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er)且至今美(mei)國籃球(qiu)還譽滿全(quan)球(qiu)。 為(wei)了(le)紀念奈史(shi)(shi)密斯(si)(si)博士發(fa)明(ming)的(de)籃球(qiu)的(de)功績(ji),在春田學院校(xiao)園內修建(jian)了(le)美(mei)國籃球(qiu)名人館(guan)—詹姆斯(si)(si)·奈史(shi)(shi)密斯(si)(si)紀念館(guan)。

  • 來源網站

    籃球運動起源于美國。

    籃球(qiu)(basketball),是奧運(yun)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yi)手為中(zhong)心的對抗(kang)性(xing)體育運(yun)動。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ji)督教青年會訓練(lian)學校(xiao)體育(yu)教師詹姆士·奈史(shi)密斯發明(ming)。

聲明

知識(shi)問答(da)文章內(nei)(nei)容(rong)的經驗方法源于程(cheng)序系統索引或(huo)網(wang)民分享(xiang)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bu)代(dai)表本網(wang)站(zhan)的研究觀(guan)點(dian),證(zheng)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nei)(nei)容(rong)來(lai)源的真(zhen)實(shi)性和權威性,對于用戶(hu)言論及其它源網(wang)站(zhan)的內(nei)(nei)容(rong)引發(fa)的全部責任,由(you)用戶(hu)自(zi)行承擔(dan),網(wang)站(zhan)不(bu)承擔(dan)法律責任。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zhu)冊用(yong)戶提供(gong)信(xin)息存(cun)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zhu)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觀點,版(ban)權(quan)歸原(yuan)作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權(quan)、虛假信(xin)息、錯誤(wu)信(xin)息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di)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shang)相(xiang)關信息(xi)的(de)知(zhi)識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fang)所有(you)(包括但(dan)不(bu)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zhu)作(zuo)權(quan)、商標權(quan)、為(wei)用戶提(ti)供的(de)商業信息(xi)等),非經許(xu)可不(bu)得(de)抄襲(xi)或(huo)使用。
提交(jiao)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時間如梭
注冊用戶-MG1000340的個人賬號
關注
頁面相關分類
裝修居住/場景空間
生活知識百科分類
地區城市
更多熱門城市 省份地區
人群
季節
TOP熱門知識榜
知識體系榜